从金瓶梅看明代白银使用 识别成色为必备常识
http://www.shouxi.com 2024-09-10 10:01 首席收藏网
此前在《三言二拍中的外国钱币》中曾经提及明代白银在中国还是被作为称量货币使用,作为称量货币的白银在实际使用中是什么样的情形?现代人确实很难想象。
嘉靖年间(1556-1557年)曾经到访广州的宣道兄弟会修士葡萄牙人加斯帕·达·克路士(Gaspar da Cruz)在他关于中国情况的报告中是这样说的:
中国既没有金币也没有银币,只有铜币,黄金和白银都按重量流通……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在中国既没有金币也没有银币,金银只以重量流通,购买和出售一切都按重量计算。每个人家里都有秤和砝码,做得都无可挑剔……因为一般不使用铜币,而使用白银,按重量收付,所以每个人都有秤,这我们已经说过。因为每个人都想方设法欺骗别人,所以谁也不相信别人的秤,谁去市场买东西都带上秤和碎银子。所谓秤即一根象牙细杆,一边用绳子吊着砝码,另一边是一个小秤盘,绳子在标有刻度的点上滑动。这些秤用来购买细小的东西,买大宗物品则用非常漂亮的秤,砝码也很精致。人们携带的银子往往掺有其他金属,使其增加重量。
作为称量货币,实物白银的价值主要由其所含纯银的量决定,在实践上取决于两个因素:重量和成色。日常交易中,除了如克路士记载那样自带称量工具确认重量之外,对成色的识别也是生活必备常识。
明代小说比三言二拍知名度更高的除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之外,还有同列为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金瓶梅》的两大早期版本体系分别为词话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和绣像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前者现存最早的是万历丁巳(1617年)刻本,而后者一般认为最早的是崇祯年间(1628-1644年)的刻本。
除了情色描写之外,书中也有大量市井生活的鲜活细节。《金瓶梅》的故事背景虽然是宋朝,日常生活的细节还是离不开作者身处的明代市井生活。今天我们就借助《金瓶梅》来看一看当时银两实际使用的情形。
绣像本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弟兄 武二郎冷遇亲哥嫂”:
因向伯爵说:“出月初三日,又是会期,咱每少不得又要烦大官人这里破费,兄弟们顽耍一日哩。”西门庆便道:“正是,我刚才正对房下说来,咱兄弟们似这等会来会去,无过只是吃酒顽耍,不著一个切实,倒不如寻一个寺院里,写上一个疏头,结拜做了兄弟,到后日彼此扶持,有个傍靠。到那日,咱少不得要破些银子,买办三牲,众兄弟也便随多少各出些分资。不是我科派你们,这结拜的事,各人出些,也见些情分。”伯爵连忙道:“哥说的是。婆儿烧香当不的老子念佛,各自要尽自的心。只是俺众人们,老鼠尾巴生疮儿──有脓也不多。”西门庆笑道:“怪狗才,谁要你多来!你说这话。”
……
说毕,又拿一盏茶吃了,二人一齐起身道:“哥,别了罢,咱好去通知众兄弟,纠他分资来。哥这里先去与吴道官说声。”西门庆道:“我知道了,我也不留你罢。”于是一齐送出大门来。
……
捻指过了四五日,却是十月初一日。西门庆早起,刚在月娘房里坐的,只见一个才留头的小厮儿,手里拿著个描金退光拜匣,走将进来,向西门庆磕了一个头儿,立起来站在旁边说道:“俺是花家,俺爹多拜上西门爹。那日西门爹这边叫大官儿请俺爹去,俺爹有事出门了,不曾当面领教的。闻得爹这边是初三日上会,俺爹特使小的先送这些分资来,说爹这边胡乱先用著,等明日爹这里用过多少派开,该俺爹多少,再补过来便了。”西门庆拿起封袋一看,签上写著“分资一两”,便道:“多了,不消补的。到后日叫爹莫往那去,起早就要同众爹上庙去。”那小厮儿应道:“小的知道。”
……
西门庆才打发花家小厮出门,只见应伯爵家应宝夹著个拜匣,玳安儿引他进来见了,磕了头,说道:“俺爹纠了众爹们分资,叫小的送来,爹请收了。”西门庆取出来看,共总八封,也不拆看,都交与月娘,道:“你收了,到明日上庙,好凑著买东西。”说毕,打发应宝去了。立起身到那边看卓二姐。刚走到坐下,只见玉箫走来,说道:“娘请爹说话哩。”西门庆道:“怎的起先不说来?”随即又到上房,看见月娘摊著些纸包在面前,指著笑道:“你看这些分子,止有应二的是一钱二分八成银子,其馀也有三分的,也有五分的,都是些红的黄的,倒象金子一般。咱家也曾没见这银子来,收他的也污个名,不如掠还他罢。”西门庆道:“你也耐烦,丢著罢,咱多的也包补,在乎这些!”说著一直往前去了。
……
到了次日初二日,西门庆称出四两银子,叫家人来兴儿买了一口猪、一口羊、五六坛金华酒和香烛纸札、鸡鸭案酒之物,又封了五钱银子,旋叫了大家人来保和玳安儿、来兴三个:“送到玉皇庙去,对你吴师父说:‘俺爹明日结拜兄弟,要劳师父做纸疏辞,晚夕就在师父这里散福。烦师父与俺爹预备预备,俺爹明早便来。’”只见玳安儿去了一会,来回说:“已送去了,吴师父说知道了。”
这一段西门庆十兄弟结拜的情节不见于词话本中,是绣像本独有。从银钱往来上,把西门庆、花子虚以及应伯爵等另外八人的心态描绘得颇为生动。这一班酒肉朋友聚会游乐,西门庆是众人之中的带头大哥,向来承担花销的大头。西门庆提议结拜兄弟,让众人各出一些分子钱,显然也没有指望众人平摊负担,只是让各人体现诚意的意思。
新应邀加入十兄弟的花子虚拿出一两银子,比其他人多得多。为了安排在玉皇庙的结拜,西门庆让下人购买酒食用具和给玉皇庙吴师父的实际花销总共是四两五钱银子,花子虚给的占了超过两成。分子给得这么足,有意攀附西门庆的心态表露无遗,同时也间接表明了花子虚手头的宽裕程度。
明代书籍《新增格古要论》中有景泰年间(1450-1457年)王佐增补的识别银色的方法:
好者出炉白;次者灰色;又次者出炉便黑,和铅多者一砍即碎,俗曰湿,有五六成色,擦则不红;和铜多者,砍则难断,一烧即红;至低者烧红打得粉碎。
除了观察丝纹(“纹银”的说法即与此有关)的方法之外,观察颜色、切口和火烧也是当时常用的分辨成色的方法。
除了应伯爵给的八成成色的一钱二分银子,吴月娘说剩下七人的分子“都是些红的黄的”,应该是掺铜较多,成色还要更低一些。在缺乏精确测定银子成色手段的古代,如此低成色的银子在交易中显然不会受到欢迎。
同一时代的反诈书籍《新刻杜骗新书》中说:
然今贪黩之辈,家颇殷足,尚换此银,用以毒众,自图富厚,以遗子孙,不知丧心悖理,岂有善报,子孙其能昌乎。凡四民交易,只可用七程以至细系,更低者不可用也。如昧心欺人,不惟阴谴之罪难偿,而阳报之网,亦不漏矣。
书中对于使用成色低于七成的银子视同诈骗,当可代表当时一般人的看法,也就不难理解吴月娘说的“咱家也曾没见这银子来,收他的也污个名”。
成色的分辨和对成色的看法如此,那么银两的称重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绣像本第二十一回“吴月娘扫雪烹茶 应伯爵替花邀酒”
那李瓶儿连忙穿衣不迭。玉楼道:“五姐,休鬼混他。李大姐,你快起来,俺们有椿事来对你说。如此这般,他爹昨日和大姐姐好了,咱每人五钱银子,你便多出些儿,当初因为你起来。今日大雪里,只当赏雪,咱安排一席酒儿,请他爹和大姐姐坐坐儿,好不好?”李瓶儿道:“随姐姐教我出多少,奴出便了。”金莲道:“你将就只出一两儿罢。你秤出来,俺好往后边问李娇儿、孙雪娥要去。”这李瓶儿一面穿衣缠脚,叫迎春开箱子,拿出银子。拿了一块,金莲上等子秤,重一两二钱五分。玉楼叫金莲伴著李瓶儿梳头:“等我往后边问李娇儿和孙雪娥要银子去。”金莲看著李瓶儿梳头洗面,约一个时辰,只见玉楼从后边来说道:“我早知也不乾这营生。大家的事,象白要他的。小淫妇说:‘我是没时运的人,汉子再不进我房里来,我那讨银子?’求了半日,只拿出这根银簪子来,你秤秤重多少?”金莲取过等子来秤,只重三钱七分。因问:“李娇儿怎的?”玉楼道:“李娇儿初时只说没有,‘虽是钱日逐打我手里使,都是叩数的。使多少交多少,那里有富馀钱?’我说:‘你当家还说没钱,俺们那个是有的?六月日头,没打你门前过也怎的?大家的事,你不出罢!’教我使性子走了出来,他慌了,使丫头叫我回去,才拿出这银子与我。没来由,教我恁惹气剌剌的!”金莲拿过李娇儿银子来秤了秤,只四钱八分。因骂道:“好个奸滑的淫妇!随问怎的,绑著鬼也不与人家足数,好歹短几分。”玉楼道:“只许他家拿黄捍等子秤人的。人问他要,只象打骨秃出来一般,不知教人骂了多少!”一面连玉楼、金莲共凑了三两一钱;一面使绣春叫了玳安来。
这一段说的是西门庆的五房妾室李瓶儿、孙雪娥、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为正妻吴月娘办酒赏雪凑份子的情形,要理解这一段首先等搞明白“等子”是什么。
“等子”常常写作“戥子”,是中国古代一种小型的中式秤,用于称量分量较轻的金银等物品。加斯帕·达·克路士的中国情况报告里提及的秤显然也是指戥子。
从各人收到的银子都是由潘金莲用戥子称量,她应该是随身带着有一幅戥子秤。称量的银子重量从三钱七分到一两二钱五分,看来所用的戥子的量程可以涵盖这个范围。李瓶儿拿出的银子是特地开箱子拿出来的一块,看来只是普通碎银,孙雪娥给的却是一根银簪子,在计算时并不区分银子的形态,只是称重按照分量计算。
另外,潘金莲原本让李瓶儿出的份子钱是一两银子,李瓶儿拿出来的是一两二钱五分的一块,看来李瓶儿并没有介意多出了这二钱五分。如果她的想法有所不同,而又没有恰好一两重的银子,那又该怎么办呢?
绣像本第二十三回“赌棋枰瓶儿输钞 觑藏春潘氏潜踪”
那贲四误了买卖,好歹专心替他看著卖的叫住,请他出来买。妇人立在二层门里,打门厢儿拣,要了他两对髩花大翠,又是两方紫绫闪色销金汗巾儿,共该他七钱五分银子。妇人向腰里摸出半侧银子儿来,央及贲四替他凿,称七钱五分与他。那贲四正写著帐,丢下走来替他锤。只见玳安来说道:“等我与嫂子凿。”一面接过银子在手,且不凿,只顾瞧这银子。妇人道:“贼猴儿,不凿,只顾端详甚么?你半夜没听见狗咬?是偷来的银子!”玳安道:“偷到不偷。这银子到有些眼熟,倒象爹银子包儿里的。前日爹在灯市里,凿与卖勾金蛮子的银子,还剩了一半,就是这银子。我记得千真万真。”妇人道:“贼囚,一个天下,人还有一样的,爹的银子怎的到得我手里?”玳安笑道:“我知道甚么帐儿!”妇人便赶著打。玳安把银子凿下七钱五分,交与卖花翠的,把剩的银子拿在手里,不与他去了。妇人道:“贼囚根子!你敢拿了去,我算你好汉!”玳安道:“我不拿你的。你把剩下的,与我些儿买果子吃。”那妇人道:“贼猴儿,你递过来,我与你。”哄和玳安递到他手里,只掠了四五分一块与他,别的还塞在腰里,一直进去了。
答案很简单,从大块的银子上凿下来。宋惠莲买东西要付七钱五分银子,可能是以前并没有多少如此花用银子的经验,她自己并不会凿,而是找其他人帮忙。而她拿出来的“半侧银子”本身也是西门庆早先在灯市里买东西凿下一块之后剩下的一半。
《金瓶梅》书里提及的银锭品种不少,有五十两的元宝,也有十两(给王婆的)、五两(给杨姑娘、李桂姐、蔡老娘、王姑子、文嫂)、三两(给应伯爵)的银锭。其中给应伯爵的银锭是“两司各府倾就分资,三两一锭,松纹足色”,看来是官银,并非常用。相比之下五两的银锭似乎是使用最多的。宋惠莲得到的“半侧银子”最有可能是五两银锭凿下部分之后剩下的一半。
如果回到那个时代,不光要会看银子成色,随身携带戥子随时称量,还要有按照所需重量随时从银锭上凿下一块的技能,花银子是不是比想象中还要更麻烦一点?
声明:本文转载自“南洋钱币志”微信公众号,作者:sinial 李骏。
延伸阅读
- 探中国白银货币化:缘何受在华外国官员启发 (2017-06-08)
- 谈古代百姓为何不用白银 成色尴尬令人却步 (2018-01-16)
- 唐代银锭概说:应属早期白银货币 笏形最常见 (2018-10-13)
- 浅谈中国白银时代:明后期崛起 持续近500年 (2019-07-03)
- 中国古代白银货币起源考略 最早文献载于新莽 (2023-11-21)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