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简史(上):从取之自然迈向青铜之路
http://www.shouxi.com 2016-10-27 07:09 首席收藏网
作为业界最有口碑的钱币门户,首席收藏论坛一直注重纯粹钱币收藏家交流、分享、学术交流,近日,首席会员deep14便在首席收藏论坛发布了其原创的的《中国货币简史》,通过严谨系统的结构、丰富翔实的内容,让钱币收藏爱好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中国货币史,以下为《中国货币简史》(上):
【中国货币简史(上):从取之自然迈向青铜之路】
【中国货币简史(中):纸钞问世却为何难成主流?】
【中国货币简史(下):法币改革终结白银本位制】
一、货币起源
在传统的概念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剩余”和“分工”,就会出现交换活动,而在频繁的交换中,形成一种或几种商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角色,这就是所谓的“货币”。
中国货币的起源,最迟不会晚于商代,主要的起源是天然“海贝”,可以从汉字结构上看出来,与财富价值有关的汉字,绝大部分是从“贝”部,这是从商代甲骨文遗留下来的信息。另一个起源是人工冶炼出来的“青铜”。“青铜”是一种铜、铅、锡合金。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世界闻名。在商周之际,青铜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青铜器上有一句常见的铭文“子子孙孙永宝用之”表达了这个意思。
从使用价值来分析,天然海贝用于装饰,个体小,形制统一,有便于携带与计数的优点。青铜,随着青铜礼器文化的成熟,使用价值与重要性增加。但是“青铜”有个缺点,作为一种称量货币,不便于交割与计数。于是,大概在商代晚期至西周,人们开始将青铜铸造成海贝的形式,两者合而为一成为“青铜贝”,而这也标志中国古代货币进入“青铜时代”。
二、青铜时代
1.先秦货币
西周时期,青铜贝的使用开始流行。许多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大量以“朋”为计数单位的“贝”用于赏赐交易的记载,这个“贝”应该指“青铜贝”。赏“贝”作“器”,等于“青铜贝”当作青铜原料,这里类似于后世的银锭,本身原料就是货币,循环使用。
周平王东迁,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词叫“礼崩乐坏”,指的是周天子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下降,这不仅表现在礼仪制度方面,在文字、度量衡、货币等方面,不同诸侯国区域也出现了分化与发展,其中货币方面,形成了四大货币体系:
“贝币”,青铜贝的延续。鲁国,对西周制度继承比较完整,沿用铜贝;楚国,文化相对落后,又向往中原文化,因此也继承了铜贝。楚国的贝币,文字笔画奇特,古人形象地称为“蚁鼻钱”或“鬼脸钱”。
“布币”,起源于农具“镈”(bo),通俗讲就是“铲子”,主要流行于周王畿与三晋地区。“周景王铸大泉、废小泉”,指的是借鉴晋国耸肩大空首布的型式,铸大平肩空首布,废除青铜贝。早期的空首布,还保留了原始工具的形貌。后期的布币便于实用,演变为平首,影响力也扩张到了燕国和楚国。
“刀币”,起源于工具“刀削”,主要流行于东海之滨的齐国、太行山区域的狄人、鲜虞、中山,影响了后来赵、魏、燕三国。
“圜钱”,仿制于“玉璧”,它的时代最晚,流行于战国晚期的秦魏地区,后来的“方孔圆钱”就是由它发展而来。
一般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体系,归根结底,这些都是“青铜铸币”,铸币上的铭文,主要标记“地名”或者“重量”,前者体现一种信用,后者则体现出青铜称量货币的本质。
2.金钱本位
在经过战国时期激烈的你争我夺之后,秦始皇兼并六国,通过“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在货币方面,先补充介绍一下“黄金”。春秋战国时的楚国,疆域辽阔、经济发达、盛产沙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黄金”铸成流通货币的国家(郢爰)。秦始皇统一六国货币,将楚国货币体系中的“黄金”继承了下来,然后以“方孔圆型”的“半两”铜钱统一六国的刀、布、圜、贝形制币。
因此,秦代货币是一个“金钱本位”制。
“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二十两为一镒;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史料中虽然没有记载“黄金”与“铜钱”的兑换关系,据分析推测,应为一万枚“半两”铜钱等于“黄金”一镒。换算后“黄金”与“青铜”原料比率为1:250。
无论黄金还是铜钱,都是称量货币,因此“权衡”制度需要介绍。秦统一后的的权衡,以铢、两、镒为单位,24铢=1两,20两=1镒;西汉继承秦制,只是以16两=1斤的“斤”取代了“镒”。
与今天的衡制对比,秦汉时的1两合现在公制15克左右,所以“半两”铜钱,标准重量为7-8克,实际重量在6-12克之间浮动;“黄金”1镒为300克左右。
秦亡汉立之后,西汉继承了秦代“金钱本位”制。史料中提到汉初,秦半两“钱重难行”,其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单枚铜钱重“半两”,币值过高,无法再进一步分割;二是铜钱与黄金的兑价,黄金高估,铜钱低估。因此,在比率固定的情况下,铜钱减重成为趋势。
吕后时期铸“八铢半两”(一两的三分之一,亦称三分钱)、“五分钱”(一两的五分之一,合四点八铢)、文帝时期铸“四铢半两”(一两的六分之一)这些都是减重型的“半两”。“八铢”、“五分(之一两)”、“四铢”为实际重量,“半两”是货币的铭文,也是名义重量。
汉武帝时期,进行货币改革,计划结束铜钱“实际重量”与“名义重量”的不统一,要求“重如其文”。先是铸“三铢”钱,但是货币改革,必然经历波折与反复,“三铢”未能推行成功;后来改铸“五铢”钱,大获成功。“五铢”铜钱,方孔圆型,枚重3-4克的标准,也影响了此后中国历代的铸币。
“五铢”推行成功后,汉武帝又调整黄金与铜钱的比值,一万枚五铢等于黄金一斤,以此构建一个合理的“金钱本位”制度。换算后“黄金”与“青铜”原料比率为1:130。
一万枚五铢或一斤黄金,称为“一金”,成为一个价值尺度。史料中有“百金为中人十家之产”,“(张)汤死家产值不过五百金”之类的记载。2016年发掘的海昏侯墓,出土约200万枚五铢钱,在当时就价值200斤黄金;出土300余枚金饼,每枚250克左右,正合汉制一斤。这些部分货币,用文献记载来说就是“五百金”的价值。
据史料统计,汉武帝开铸至西汉末,五铢钱共铸造了280亿枚,合2800万贯(足),加权合宋代3600多万贯(省陌制/770为贯)。
3.黄金国有
王莽篡汉,托古改制,币制改革先后进行了四次,铸造了各式各样、各种币值的货币。那么,他究竟想干什么呢?
他想干的就一件事儿——“黄金国有”。王莽以法令形式,禁止民间拥有黄金,国家将黄金全部收兑。以1万钱收兑1斤黄金,国库里的“五铢”铜钱是不够的。于是王莽就推行币制改革,铸造了“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六泉十布等等。这些货币完全脱离了“称量货币”的束缚,成为一种“名义货币”,充当搜刮黄金的工具。
王莽以“名义货币”收兑权贵阶层手中的黄金,而这些“名义货币”在实际流通中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导致了社会的动荡,触动了各阶层的利益,引发了各地的武装叛乱。“币制改革”随着新朝的覆亡而失败。
但是“黄金国有”却获得了成功,东汉以后,“黄金”成为一种具备储藏功能或者器用功能的贵金属,退出了货币的舞台。另据史料记载,王莽覆亡时,国库中的黄金约有80万斤,大部分都是币制改革时收兑而来的。
4.货币危机
新朝覆灭之后,东汉恢复铸造“五铢”铜钱,“黄金”退出流通,实物“布帛”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了“黄金”的地位,在大额交易与财富储存方面发挥了货币的功能。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中国陷入长时期的分裂与战乱,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历经三国两晋、五胡乱华、南北朝的混战,货币经济基本崩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货币的质量严重下降,无文钱、剪凿钱、水漂钱、虚值大钱充盈于市,甚至在南朝萧梁时期,还大范围以“铁”为原料铸“五铢”钱。史料中关于梁武帝信佛,舍身出家,大臣们先后花数亿枚钱为之赎身,这些钱就是“铁五铢”。
二:实物货币走向前台,生产力破坏严重,经济倒退,在很多战乱频繁的地区,粮食、布帛等重要生活物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角色,铜钱完全退出流通领域。
然而大乱之后必有大治,隋朝统一中国,铸行标准“隋五铢”铜钱,将历代大小轻薄、不合标准的铜钱作为原料收兑,回炉重铸,货币经济得到恢复。
不过,这时的“度量衡”出了问题。秦汉的度量衡制度经数百年的演变,(升、斗、石/分、寸、尺/铢、两、斤)换算制度未变,但是单位值出现分化。例如,重量单位1斤,南朝的1斤由250克逐渐减至220克左右;北朝却大幅度增加,1斤暴增为660克左右。
这对于“五铢”铜钱来说,出现实际重量与名义重量的不统一。因为,对于南朝旧制,“隋五铢”重如其文;对于北方隋制,“隋五铢”实际重量在二铢-三铢之间。
5.唐代变革
历经多年战乱,唐朝建立,推行各类新制度,解决了隋朝未能解决的问题。唐高祖李渊用北朝(大斤、大尺、大斗)的制度统一了南朝,只在天文、医药等方面保留了南朝旧制;同时铸造“开元通宝”,使铜钱发展为一种“名义货币”,不需要标记重量。
唐初“开元通宝”铜钱,枚重4克左右,合北朝大制的二铢四絫,正好是一两的十分之一。这又反过来影响了衡制,“钱”成为一个十进制的重量单位,取代了“铢”,十钱为一两,沿用至今。因此“开元通宝”取代“五铢”,是中国货币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此时,由于唐朝刚从数百年的战乱中重建,实物经济仍然占据着一定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唐代绢帛作为货币价值尺度使用广泛,如唐代法律中,关于各种犯罪金额(赃款),都需要折算为绢帛匹数来定罪。
二:唐初建立的财政制度中,收入主要为租庸调制,简单归纳:租是粮食、庸是人力、调是物产;官俸军费等支出,也以实物为主,铜钱的使用空间并不大。
在这种半实物半货币的经济体制下,唐朝初年保持了比较低的物价,陆续铸造的“开元通宝”逐渐取代历朝“五铢”旧钱,与经济发展保持一种相对平衡。
但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成为了中国货币史上又一个重要拐点。
唐军在战争中全线溃退,自给自足的“府兵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军费开支“货币化”;同时,黄河中游被叛军占领,运输线被切断,导致京城长安物资匮乏,中央政府不得不将官员俸禄中“货币”支付比例加大,实物支付减少,官俸支出亦“货币化”;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势力扩张,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力下降,使得以“租庸调”为基础的财政制度崩溃,“两税法”与“禁榷专卖制”走向前台。此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货币”比例增加,实物比例下降,财政收入“货币化”。
由于这三个“货币化”,唐代经济制度发生了重大转折,货币需求量爆发,铜钱无法满足经济所需,“钱荒”成为了一种常态,从而影响了唐宋以后中国货币制度的走向。
6.铜矿枯竭
北宋的货币,有铜钱,有铁钱,铜铁钱又分大小不同的币值,此外还出现了纸币。这些不同材料、不同币值的货币,以国家法令形式,在规定的行政区域内使用,形成不同的货币区。这些货币区的货币制度又随着时间不断调整与变化。因此,北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货币制度最为复杂的时代。
复杂的根源在哪里?还是得抓住“钱荒”这个主旋律:
北宋的各项制度,是从晚唐五代一直沿用并继承下来的,“货币化”的程度,有增无减。此外,不抑制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加速繁荣,造成货币需求量,呈几何级数暴增。
北宋为了应对货币需求,一方面,执行严格的“钱禁”与“铜禁”政策。“钱禁”,禁止铜钱外流、禁止毁钱铸器,保证现有货币不减少;“铜禁”,禁止民间使用铜器,保证所有的铜原料,都用来铸造铜钱。另一方面,完善造币厂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效率,使北宋铜钱的年产量,达到唐朝平均年产量的十倍以上。
即使这样倾尽全力地增加铜钱供应,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满足货币的需求。所以说,北宋货币中,铁钱、大钱、纸币、货币区这些复杂的问题,都是由“钱荒”所衍生出来的。
随着北宋铸币的巨量消耗,东南地区铜矿几乎枯竭。北宋中期,广东韶州地区发现了大铜矿,支撑几十年。到宋徽宗继位的时候,广东的铜矿也开采殆尽。于是,蔡京主持的币制改革,当十大钱、夹锡铁钱、全国性的纸币陆续出现,朝令夕改,损害了上上下下各阶层的利益,动摇了北宋的统治基础,为“靖康之难”埋下了隐患。
我们在这里总结一下,北宋,是中国货币史中,“青铜文化”最后的辉煌,而从此巅峰过后,青铜铸币也开始走向了衰落。
声明:首席收藏(shouxi.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首席收藏网|论坛会员 deep14)
延伸阅读
- 袁像共和薄版样币:大尺寸人像+文字目前仅见 (2016-10-27)
- 中国货币简史(中):纸钞问世却为何难成主流? (2016-10-28)
- 中国货币简史(下):法币改革终结白银本位制 (2016-10-29)
- 圆明园青铜虎鎣拍360万 拍行:英军合法报酬 (2018-04-14)
- 中国先秦时期的准货币浅析 从海贝到青铜戈币 (2024-06-21)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