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CS学术:探银元老包浆成因 审美不宜盲从
http://www.shouxi.com 2024-10-06 07:35 首席收藏网
首席收藏讯 北京时间10月6日消息,第11届香港国际钱币联合展销会(HKCS),将于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在香港美丽华酒店18层举行,众多资深钱币收藏家和学者为HKCS撰写了精彩的学术文章,为展会增添了更多学术价值和魅力。其中首席收藏(ShouXi.com)创始人周寿远先生发表了《银元上的七种常见老包浆》一文,通过对包浆的观察和分析,与藏家们分享其收藏见解和鉴赏经验,以下为原文: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人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在钱币收藏中,审美就是收藏者基于已有认知、情感、喜好,对不同状态的钱币表现出来的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它,到底美或不美。
收藏爱好者们对钱币包浆的审美,对于不同包浆类型的认知与偏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实上,也不可能存在单一包浆,既不现实也降低玩趣。但很多收藏爱好者对包浆的审美,却是基于并不丰富、不完整的钱币知识,以及未经大量过眼、上手的对比,甚至就是盲目随大流,比如:大家都说“黑彩”好,那就真的好?
当然不是,且不说市面上的很多“黑彩”是人为制造的投其所好,即便有些是真的老包浆,也会因为表面的化学物质、污迹覆盖过于厚重,使得这种包浆失去了层次感和观赏价值,有时甚至连钱币的地章、文字、图案都被遮盖不清,收藏的基本体验都因此大打折扣。试问,这样的所谓“黑彩”,还有何审美价值、收藏价值?
所以,只有了解了钱币的不同类型包浆形成原因,才能对自己所见的钱币品质,做出更加客观、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当然,各个钱币品种,比如金属货币、纸质货币,不同材质金属货币的包浆,成因和表现都不一样,判断方法也就不一样。以下主要以机制银元为例,介绍七种常见的老包浆类型、各自的成因,以及审美。
1)、传世包浆
这是相对常见的类型,钱币在铸造后就一直在市面流通,币面和空气长期接触氧化,加上与空气中的灰尘、人手上的汗液、油脂长期融合,交替层层覆盖后,币面出现颜色整体均匀、灰黑色或黄褐色的包浆,长期流通的底板银色可见,字口与图案间有深色的附着物,整体品相、色泽、包浆保持一致,质感温润,一眼大开门。
如果钱币流通相对较少、磨损较少,那么包浆也会相对较浅,币面的原光也能得以保证,光线可以穿透附着其上的包浆,呈现明亮的、黄色包浆,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黄油光”,这种包浆更难得。总而言之,传世包浆常出现在普通龙洋与大小头船洋上,见证了它们流通的痕迹,对新老玩家而言,这种都是广受欢迎的入门级。
2)、生坑窖藏
旧时为了隐藏财富,有些人家会将银元包好埋在地下,但外层的纸或布损坏后,土壤中的水和酸碱成分,会与银元产生化学反应,可能出现绿色、铁锈色或白腐色等厚重包浆。如果包裹严密,只有边或头尾有包浆,如果分散开来,币面也会结上厚重包浆,有时是否有伤戳也无法辨认,此类包浆审美体验不好,属于较差的类型。
如果是相对干燥的沙土环境,由于所在位置水分较少,币面的氧化程度不深,绿锈覆盖的情况也不严重,只是在边缘局部形成了附着,但底板一眼到底,字口、图案等也很清晰,这种窖藏也广受欢迎。如2021年3月重庆曾出过一批生坑窖藏川龙,均为浅薄绿锈,而且多覆盖在边缘处,币面未受影响,引起爱好者热议与追捧。
3)、罐藏包浆
有些人家会将银元包好后放进罐子,由于环境比较干燥,且币与币之间比较紧密,银元没有发生严重腐蚀,但因为空气流动,包浆从边缘向中间生长,越靠近边缘颜色越深、越往里颜色越浅,经过日积月累的自然氧化,中间的钱币就会形成环状五彩包浆,赏心悦目,这类包浆也因薄透而漂亮,深受各类收藏者的喜爱。
另一种类似罐藏的包浆,由于包裹的纸比较严密,空气流通也比较好,所以一头一尾露出来的币面,都会因为硫化充分,币面呈几乎全黑色包浆,仔细查看之下,可见的黑色其实色泽层次分明,包括黑色包浆的边缘,也是呈现五彩斑斓的连续过渡,朝里的一面则成环状五彩,环状大小与空气接触程度、氧化时间长短有关。
4)、纸袋包浆
欧美的钱币收藏历史较长,有用牛皮纸袋保存钱币的习惯,牛皮纸木浆原料来自云杉木、松木等,再用硫酸盐制浆法提高纸张纤维强度。为了使牛皮纸颜色接近牛皮,最后往往会用硫磺烟熏。所以很多牛皮纸袋会含有硫化物,当银元长期放置其中时,表面会形成均匀的硫化银,呈黄褐色或铁灰色,色泽内敛沉稳,体现独特韵味。
这类包浆常被泉界称为“欧洲包浆”,其实就是“纸袋包浆”,国内不少的老藏家,也有类似保存银币的习惯,材质也不局限于纸袋。不过,无论是用各类纸袋,还是锦盒等方式保存,密闭环境下的长期放置,钱币表面和有限的空气、材质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表面形成均匀的包浆,氧化物的厚度则决定包浆颜色。
5)、弄堂包浆
弄堂包浆,也叫压箱底包浆,主要泛指以前江南地区的一些人家,通常将古钱、银元、铜板放在家里木箱、衣柜里,由于放置过长,硫化银会在币面越积越多,包浆相对均匀,颜色深沉,常被玩家以弄堂包浆当成卖点。此类银元多出于殷实之家,用来收藏也有美好的寓意与祝愿在其中,因此在市场上也倍受藏家的喜爱。
弄堂包浆的成因,其实和纸袋包浆有些类似,只是存放的空间更大,里面的空气更多,衣物中的化学物质、空气流通更好,尤其每年夏天曝伏时的定期暴晒,会使得钱币在箱子里的化学反应更加充分。因而,同样是深沉内敛的色泽,但弄养包浆会比纸袋包浆更加艳丽,层次也更加分明,在UNC和XF不同品相上,都有体现。
6)、原卷五彩
大头、小头、船洋是民国银元三剑客,也是铸造量最大的三个品种,所以还有原卷出现的机会。这类银元从造币厂出厂封装,到出现在藏家视野,期间就没有被打开过,不但保持了打制时的一致铸纹和特征,极致完好的品相,就连每一枚包浆都很类似,长期的氧化因为密封而进程缓慢,所以每一枚都品相、包浆近乎一致。
密封致密的原卷,除了卷首和卷尾靠外面的币面颜色深重外,里面的银元都会在边缘呈现淡淡的环五彩,向中心靠近则呈现明亮的淡彩光泽。封装致密程度不好的原卷,钱币边缘的五彩会显得相对深重,中央部分也呈现均匀的五彩光彩。此类原卷五彩,是最受欢迎的包浆类型,在私下交易或公开拍卖,经常会超高价成交。
7)、典藏一色
有些珍稀钱币,天生就是天选之币,从被铸造出的那天起,获得者往往非富即贵,历经各任藏家递藏,均被悉心保护,不但品相得以保证,而且百年时光沉淀,在币面上留下浅浅一色的华彩。这类钱币往往集品种、品相、包浆、光度……集所有的满格表现于一体,永远是顶级收藏家的追捧之物,也为泉界津津乐道的大名品。
上面七种包浆是银元上常见的类型,钱币与包浆相得益彰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有着一定的共性:自然--靠时间自然氧化;稳定--不会轻易再变化;均匀--无论是环状还是一色、分布均匀;浅薄--无论是什么颜色、可透视底板。无论传世普通品,还是一色顶级品,都有各自的保存、流通情况,只要一致的、符合的,就是美的!
与上述情况相反,很多所谓包浆其实叫污染更确切,比如厚重不均的红绿锈结晶、伤及底板的化学腐蚀、塑料袋长期放置的PVC污染、没有清理干净的斑驳残留、甚至是完全人为作假……这类包浆谈不上任何美感,对钱币的审美没有任何提升,反而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这样的包浆,对一枚好钱币来说,称得上是灾难。
声明:本文由HKCS官方授权转载,作者:周寿远。
延伸阅读
- 解读熊猫币背后的文化 缘何83年后才有币值? (2017-03-26)
- 谈清代银锭:造型铭文断归属 跨省流通需重铸 (2017-07-29)
- 机制缅元的诞生:敏东王就位开铸经典孔雀币 (2017-08-05)
- 浅谈SPINK贵金属工艺 曾为女王铸钻喜纪念章 (2018-07-31)
- SBP钱币专家:钱币收藏 情之所起与一往而深 (2018-08-02)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