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共字古钱盘点介绍 甲骨文时期为双手形状
http://www.shouxi.com 2023-08-02 09:42 首席收藏网
上世纪七十年代,山西闻喜县某公社大队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件泥质灰陶罐,里面装700多枚圆形圆孔的“共”字币,据发现人说,这些“共”字圜钱是用麻绳串着,整齐地一层一层盘放在罐里。
这是“共”字圜钱在山西省的首次发现。人们发现的这件陶罐:平底、小口、短颈、鼓腹,唇沿外展,罐体敦实矮胖,颈下有两层绳纹饰,腹下素面无纹,陶色灰白。
图源《近几年来山西省出土的一些古代货币》
罐里的钱币根据部分的实测,每一枚的重量在14.8至18.5克不等。直径有44、45、46、46.5毫米;穿径8、9毫米之间。这批“共”字圜钱,背面皆平坦无文,正面文字于穿右,但有一枚的文字在穿左, 均是古文体。
郭沫若对“共”的解释:他认为”共“这个字形如同双手捧壁(玉)的形状,下面的两个“屮”指的是双手。西周早期的金文有学者认为,上面的”口“不是单指玉,而是代表器具,甲骨文的”共"字是双手捧着一个器具。
对于后期金文的“共”字,也有的学者认为上面的"口“是一个用来烹煮食物的”釜“,将“共”字解释为双手捧着一口锅。
多数学者认为,"共"字像双手举着物品供奉在祖宗或者长辈面前,由“供”引申为恭敬。
由于“共”字是双手共同举物,所以又引申出“一同,共同”等等意思。
另外“共”还有一个读音叫(工),是古代的国名,一个在甘肃,一个在河南,“共”:卫州共城县(今隶属新乡市,今辉县市)。
在遥远的古代,炎帝族的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分支——共工氏部族,定居在太行山东南麓的一片肥沃土地上,也就是当今的辉县市。他们的氏族名字最终演化为该地区的名字,即“共”。
在周朝时期,辉县被称为“共国”。西周时期,共国国君共伯和的居住地便在这里,共国君共伯和受诸侯拥戴,代行王政,号共和。
“共伯和”称呼中的“共”,是对封国的指定,“伯”,是表示他的爵位(在古代,封国被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和”,则是他的名字。
共邑,春秋属卫,战国归魏。秦属河内郡。汉置共县,北齐废,即今河南省辉县治。
山西出土的这批“共”字币与“垣”字币的制式亦极为一致,所以应与“垣”字币一样,都是属于魏币。从装“共”字币的陶罐形制来看,也是属于战国时期的遗物。“共”字圜钱应属于战国晚期之铸币。
带“共”字的圜钱除了“共”,还有“共屯赤金”、“共少半釿”,皆属珍品。
“共少半釿”可证魏铸圜钱存在“子母相权”的二等币制说,意义十分重大。
在春秋时期,魏氏作为晋国六卿之一,虽然不太引人瞩目,但其实一直拥有相当强大的实力。在三家分晋进入战国之后,魏国成功割据了晋国的新老国都绛都和曲沃,成为三家中最大的赢家之一。
在三家灭智之后,为方便管理自己的领土,各家开始频繁交换土地,可使自己的土地尽量连成一片。于是,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雏形逐渐形成。
“三家分晋”后,魏任用李悝等法家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成为战国时的七雄之一,地域包括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南部一带。春秋时的卫并于魏,遂为魏地。魏由于经济的发展,金属铸币亦随之发展。
在先秦货币中,纪地名“共”字的货币,除了圜钱还有布币,1975年河南孟津刘家嘴出土过一枚“共”字平肩弧足空首布。
“共半釿”平首桥足布
“共半釿”桥足布的一大特点是钱文倒读,1986年山西襄汾县发现一枚,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釿”是货币单位,“半釿”可将其理解为辅币,平首桥足布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属战国中期魏国铸币。
但是下面这枚孤品“共金”锐角布略有争议:
从形制上说,锐角布属战国时期韩的铸币,并且“共”的写法略与韩国的陶文类似,应归于韩铸。但也有人认为“共”邑一直归属于魏,还应当是魏国铸币。
声明:本文转载自“古泉文库”微信公众号。
延伸阅读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史:在夹缝中生存 (2016-06-24)
- 漫谈魏玛共和国应急纸币:货币史上最大灾难 (2016-09-09)
- 苏维埃钱币赏析:时代韵味十足 6年大涨10倍 (2021-07-30)
- 品赏黎元洪五族共和章 体现历史思想节点变迁 (2023-10-20)
- 海昏侯墓金饼数量成首 秦汉时期黄金相传承 (2015-12-26)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