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魏玛共和国应急纸币:货币史上最大灾难
http://www.shouxi.com 2016-09-09 07:10 首席收藏网
20世纪初,工业发达,经济繁荣,但陶醉在军国主义和强权政治中的德意志帝国,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中学生行刺奥王储事件为导火线,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等组成军事同盟,向以法、俄、英为主的协约国相继宣战(随后,日、美、中等参加协约国),爆发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范围的军事冲突。长达4年多无情的大规模血腥战争,进行得十分残酷。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卷入国家达33个,涉及世界15亿人口,导致双方2000余万人死亡,伤残2000多万人,总经济损失高达2700亿美元。
到1918年9月,同盟国中土耳其、保加利亚、奥匈等国先后不支投降(战争开始后,意大利于次年5月脱离同盟国,加入协约国)。1918年11月11日,德国迫于国内外严重的恶劣局势,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无条件投降,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皇帝威廉二世(WilhelmⅡ)出逃荷兰。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由它自己挑起的世界大战中寿终。
1919年2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与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结成广泛的联盟,在尔姆河畔小城魏玛(Weimar)召开国民议会,着手草拟废除君主体制,打碎封建割据的普鲁士邦,建立议会制共和政体。实行地方分权、联邦参政和统一国家的新宪法。经过战后争辩和骚乱不已的艰难审议复决,在魏玛城起草制订的共和国宪法,终于在1919年8月14日颁布。
至此,德意志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正式诞生。图1是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银行“Reichsbank”在1920年11月1日发行的100马克纸币,蓝灰底,双面彩色套印(两侧空白处为专用纸的“100”水印),票幅161x109毫米。
魏玛宪法是一部号称当时欧州国家中最具民主特色的共和宪法,执政的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温和的工人政党”,走的是议会民主制道路。它既反对专制独裁的君主政体,也不主张走苏俄模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内部分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和极右、极左势力,利用宪法中赋于的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条款,断章取义地当作向政府进行百般抵制和恶意破坏的“依据”。
1920年春,极端保守的右翼君主主义、民族主义分子在帝国旧军官和军国主义派及某些大工业家支持下,公开谩骂政府是“民族的败类”,甚至宣布魏玛宪法无效,企图用暴力颠覆共和国政府,重建君主体制。激进的左翼党派对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哗变和随后慕尼黑、柏林等地爆发的工人士兵起义的失败痛心疾首,辱骂政府是“革命的叛徒”,还错误地估计了主客观力量和形势,继续组织工人武装,号召总罢工,宣布成立“工人政府”。极右派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Nazi”,纳粹党),也借国内动乱和政府经济危机之际,阴谋推翻共和国,另建极端民族主义的法西斯“大德意志国”。
年轻的德意志魏玛共和国政府,除了必须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国内罢工、骚乱、内战和经济困难等大量的冲击和干扰破坏外,还面临着来自战胜国咄咄逼人的大额赔款追索和“鲁尔危机”的致命打击。以法国为主的战胜国,为了打压自己的宿敌(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赔款50亿金法郎,埋下了以后德法长期交恶的种子),在1919年6月28日巴黎凡尔赛宫签字的和约上,战胜国把战争的全部责任都加在以德国为主的同盟国头上。战争和约中除了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并“割让”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等条款外,还规定德国必须在1921年5月21日前首付赔款200亿金马克(赔款总额高达1320亿金马克)。
到1923年1月11日法国和比利时又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为由,公然派兵占领了德国的经济命脉——鲁尔工业区,使德国煤、铁、钢的总产量都损失了五分之四以上。全国工业急剧下降,大批工人失业,财政、经济状况严重恶化,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扶摇直上。手忙脚乱的政府只能采取饮鸠止渴的下策——增发大面值纸币。图2是共和国政府国家银行于1923年2月1日增发的新版大面值10万马克纸币,浅棕底,双面三色套印(一侧空白处为专用纸的花叶纹水印),票幅190x114毫米。
随着印钞机的日夜全速运转,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见的恶性通货膨胀,扑向了奄奄一息的德国经济。美元与马克的比率,从魏玛政府成立早期1921年1月的1:64,一路下滑到1923年11月的1:40亿。前后不足三年,纸币马克贬值如此惊人,真令人不寒而栗。
由于印钞专用水印纸供应不足,设计新钞版面的人物、图案、色调以及雕刻、制版等工序繁琐费时,加上当时自动号码机转速限制等种种因素,新版大面值钞票的印制和发行速度,远远跟不上市场恶性需求瞬息即变的严重局面。只能设法在原先印就的已经贬值的小面值纸币上加印新的大面值金额。如银行把1922年12月刚印好的1000马克纸币,用红油墨套印上Ein Milliarde Mark(10亿马克),便当作10亿马克投放市场流通。但是,这种套印改值的超大面值纸币,能够解决庞大复杂的市场需求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百般无奈的万难之际,德意志国家银行董事会又想出了一个更为“简捷”的方法,发行一种属于期票性质的“应急纸币”,以济燃眉之急。1923年8月9日在柏林发行的没有编号或序号的20万马克“应急纸币”,票幅114x70毫米,淡米色普通纸,浅灰色花纹黑色字单面印刷。纸币上写明:“从1923年9月1日起,凭票可向国家银行柏林总行兑现或以其他合法支付手段召回。”说明这张钞票属于期票性质。在这张钞票的左右两侧,印有纵向排列内容相同的四行德文小字:“在纸币流通中,凡伪造、篡改、抵制或歪曲谋利者,处不少于二年监禁。”这种没有编号或序号,无从知道银行发行量的期票,票面金额只有阿拉伯数字,连一个大写的全称金额都没有,简直像宣传品一般,又怎能赢得广大民众和工商界的支持和信任呢?又怎能挽救已经病入膏肓,面临瘫痪的德国经济呢?
随后,德国一些大型企业,以无钱支付员工工资,购买必需的紧缺设备、维修零件和原材料为理由,依着葫芦画起瓢来,相继自行设计签发临时通用“应急纸币”以资周转。当时,胡戈-施廷内斯航运公司(HUGO STINNES LINIEN)是著名大企业集团,他们于1923年8月18日在汉堡(Hamburg)发行的1000万马克临时通用“应急纸币”。
胡戈-施廷内斯集团在1919年前,还是一个无名望的煤炭批发商,仅几年功夫,在德国战后兼并热潮中,依托金融界的支持,一跃成为德国四大兼并巨头之一。其他三家分别是.报纸业的胡根贝格(A.Hugenberg),钢铁、煤业的弗利克(F-Flick)和德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克虏伯(Krupp)。到1922年,胡戈-施廷内斯集团已经垄断了德国的航运、化学工业、银行和许多其他互不相关的重要工矿企业。但在1923年德国严重通货膨胀的狂风暴雨中,也未能逃脱没顶之灾,落得个宣告破产的悲惨下场。
作为德意志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国家银行,已经无力拒绝这种由民间工商企业临时发行的“应急纸币”,只能予以默认,并与其等值处之。
当国内外战后综合危机撕心裂肺地冲击德意志共和国经济的重要时刻,德意志人民党主席古斯塔夫-施特莱斯曼(GustavStresemann),于1923年8月13日至11月23日受命上台。他深谋远虑地结束了鲁尔危机中的“消极抵抗”政策:并按照宪法断然取缔了一些邦的“左派联盟政府”和各种形式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活动,把政权统一到中央政府手中。他毫不留情地集中力量封杀了汉堡等地的极左派工人武装和巴伐利亚等地极右翼反动势力的暴动阴谋。
1923年11月23日施特莱斯曼总理因国会拒绝投“信任票”而下台。但是,在他于1929年逝世前的几年政治生涯中,仍一直连任了随后三届政府的外交部长,并始终起着关键作用。这位小商人家庭出身,研究经济学的德国战后政治家,由于致力于消除德法“世仇”,结束鲁尔占领,并积极与战胜国协商解决赔款问题,以及在维护共和国宪法、缓解国内外分歧和矛盾,稳定德国币制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得192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1923年底,德意志魏玛共和国在美国金融信贷的支持下进行了货币政革,发行新货币(以10000亿纸币马克,兑换新货币1马克)。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广大工农民众和工商界,竖起大姆指热烈欢迎并支持货币改革。
1924年起,德国经济结束了混乱局面,逐步恢复并发展,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登台,魏玛共和国覆灭。德国进入了极端民族主义的纳粹统治的(第三)帝国历史时期。(黄一蕾 黄在仁)
延伸阅读
- 浅谈美国钱币:诉说民族信仰 传承时代之记忆 (2015-10-26)
- 纸钞特殊编号盘点:豹子号最难得 趣味号小众 (2016-01-19)
- 4大保护法助纸币增值 珍贵度稀缺度必不可少 (2016-03-16)
- 明朝钱币史:宝钞统一纸币 权力更迭铸钱泛滥 (2016-07-11)
- 铜元发展史之3:民国开始地位下降向纸币转型 (2018-06-22)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