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银锭数字戳:非纯度重量 或为制作序号
http://www.shouxi.com 2021-04-19 10:13 首席收藏网
中国古代银锭是白银称量货币,常以錾刻、戳印的方式冠以铸地、时间、用途、成色、匠名等信息,是银锭作为货币的质量保证,均系文字标识。近些年来,发现为数不多的带数字戳记的银锭,表面戳印有英文数字标记,且都是五十两类型的大锭,除数字标识外,还有“甲戌年造”、“元合银炉”字样。这类银锭主要见于各类拍卖会,在以往的银锭图录及研究专著中很少收录。鉴于带数字戳记类型的银锭不常见,且真假难辨,在对拍卖会预展实物的观察研究中,发现同属“元合银炉”铸造的银锭,戳印文字、数字与外观等存在差异。
一、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5123号
嘉德2015秋季5123号拍品,其图录(第80页)介绍为:清“申戌年造 元合银炉”五十两银锭(重1756克),面钤“NO573”戳记。其下英文解释为Shandong sycee。
二、《元宝收藏与鉴赏》收录的拍品
浙江省博物馆李晓萍《元宝收藏与鉴赏》一书中收录两枚带数字戳记的银锭,第99页的一枚归入东三省大类,重1909克,戳记有:768,杨晓山,民国年月日,长春益发银行(号)。第263页的一枚归入新疆省大类,重1869克,戳记有:NO.679,甲戌年造,元合银炉。两枚为五十两类型,在书中均属于清代、民国时期条目下。其中带数字标记679的银锭,为西泠印社2013秋季拍卖品。
三、古泉园地网站发布品
古泉园地网站中有一位网名“西安胖子”发表(时间为2015-04-25 08:36:56)一枚五十两银锭,戳记为:元合银炉,甲戌年造,No.359,重1758.8克,并配有高清图。
四、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2012秋季拍品
雅昌拍卖网站公布一枚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2012秋季拍品(编号为4649),为民国新疆“甲戌年造元合银炉”五十两银锭,重量1830克。
五、台湾银锭类图书收录品
1988年在台湾印行的《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陈鸿彬著),收录有新疆回文印银锭,文中认为这枚两端起翅的回文印为1320年,长105毫米、重1860克,正面有数字戳记50、63,分两排钤印。
该书列出一枚待考品,即“甲戌年造·元合银炉”铭文银锭,钤印No.128,长109毫米、重1845克。
该书还收录干支纪年铭文“玉甡祥银局·民国壬戌年”银锭一枚,长118毫米、重1755克。这些银锭后来也被收入张惠信《中国历史银锭》一书中。
在目前所见的中国历代银锭实物中,带数字和干支纪年戳记的银锭很少,以上所列的这类银锭,虽然形制符合清代民国银锭的范畴,但没有可靠的传世来源,也缺乏科学考古出土证据。
根据对中国钱币博物馆大量馆藏银锭的分析研究,明代、清代、民国的五十两大锭,重量都在1800克以上。上述嘉德拍品、古泉园地网站发布品以及“玉甡祥银局·民国壬戌年”银锭只有1750多克,显得重量不足。
关于这类银锭的来源和铸造时期,各藏家看法不一。同时带数字戳记与“甲戌年造·元合银炉”的银锭,嘉德拍品错误地将“甲”写成“申”字,并标识为清代山东铸造;《元宝收藏与鉴赏》中有一枚只戳印数字的,有确切的铸地(长春),另一枚带“甲戌年造·元合银炉”戳记的,文中归入新疆银锭的类别中,认为是清代民国时期;古泉园地网站发布品,没有给出铸地和年代信息;雅昌网拍卖品标识为民国时期新疆银锭;《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将“甲戌年造·元合银炉”银锭归入新疆条目下。其实,元合银炉这样的具体铸锭机构,从历史文献记录中已无法考证,以干支纪年的银锭更是很少见。如果这类银锭确实铸造过,那么只能认为是清代民国这样一个比较宽泛的时间范围,至于铸造地点,究竟是山东,还是新疆,都只是感官判断,并没有直接证据。
需要注意到的是,“甲戌年造·元合银炉”银锭上的数字戳记,都带有英文标识No.,字母O与N的右上角几乎连笔写在一起,且O下面有一横和两点与N的下方基本平齐。博宝拍卖网站认为这种英文数字标记是入库编号,其实没有实际根据。银锭在不同地方的流通,通常都会重新熔铸后打上当地工匠制作的信息,即使为官方(或指定)机构检验,也是打印中文文字信息,一般是地名、匠名、用途,或冠以成色标识,如“足色、镜宝、官公估、道验”等字样。可以说,从历代银锭的制作工艺和文化习俗上来说,没有以英文数字标记编号的传统。 钤印数字的做法,在民国时期的金砖上较为常见,多用于标识黄金的纯度或制造年代。银锭上的数字标记,既不代表纯度,更不表示重量,如果确实存在,只能理解为制作序号,但这又与目前历代银锭的认知不符。从唐代至民国时期的银锭,不论是传世或考古出土实物,还是文献记录,未见戳印英文数字标记的。以上所列的这些“甲戌年造·元合银炉”银锭,戳印文字都存在高低不平的现象,特别是嘉德拍品“甲”字的笔画不连贯且有断续现象,整体写法不规整,比例也不协调;古泉园地网站、雅昌拍卖网所列的两例,其“戌年元合”等字有未钤印完整的漏笔现象,可见戳记工艺存在明显的缺陷。
声明:作者黄维,“中国钱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Tao:简述清代江西地形银 九江大槽起于清初 (2014-01-16)
- 英现大规模维京海盗宝藏:罕见银锭奇特别针 (2014-10-17)
- 银锭鉴别5技巧:观色验重看气孔 审造型铭文 (2016-04-27)
- 马江战役中国水师惨败 开征海防锭重建海军 (2017-02-08)
- 清末铸宝见闻实录 记述圆锭/砝码锭如何炼成 (2017-04-18)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