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敦厂与中国机制币:1850年开启机制币之路
http://www.shouxi.com 2020-06-09 09:48 首席收藏网
首席收藏讯 伯明翰造币厂原名喜敦造币厂,是罗夫-喜敦于1794年在英国伯明翰郡所创办的,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私人造币厂之一,主要生产铸造硬币和坯饼,经历过200多年的辉煌后,于2003年5月22日宣布倒闭。在中国机制币历史上,喜敦造币厂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即日起,PCGS微信公众号将发布《喜敦造币厂与中国近代机制币的诞生》系列文章,对喜敦造币厂的历史及相关中国机制币进行详细解读。以下为系列稿件二:喜敦造币厂简历
喜敦造币厂是世界上最古老、产量最高、最负盛名的私人造币厂之一。该厂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8世纪晚期,那是生机勃勃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伯明翰(Birmingham)作为当时的制造与金融中心,引领了工业革命大规模生产技术的潮流,也为机制造币厂的出现提供了充分条件。
1794年,老拉尔夫-喜敦(Ralph Heaton I)在伯明翰开始经营黄铜制品加工生意。在此期间,老拉尔夫的儿子拉尔夫-喜敦二世(Ralph Heaton II)成为托马斯-威利斯(Thomas Willetts)的学徒,学习模具制作的技术(Die Maker)。
1817年,老拉尔夫在伯明翰的巴斯街(Bath Street)和沙德维尔街(Shadwell Street)的拐角处给了拉尔夫二世一处物业用以经营生意,父子二人共用同一个地址,但是各自运作不同的业务。拉尔夫二世后来成为著名的工程师、发明家和商人,他的公司业务主要为黄铜制品加工、金属冲压和钻孔。
1847年,拉尔夫-喜敦三世(Ralph Heaton III)加入了他父亲拉尔夫二世的事业。到此拉尔夫二世的公司名称变成人们的熟悉的Heaton and Son。
1850年拉尔夫二世通过拍卖会收购了原伯明翰Soho造币厂(Soho Mint)的四台蒸汽螺旋压力机和六台平板压力机,用于制作币坯。喜敦厂正式开始了机制币业务。Soho厂的设备被用来制作和发行了1851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Australia, New South Wales)的安娜史密斯代币(Annand Smith Token)。这也是喜敦造币厂发行的第一枚机制币。之后几年里,喜敦造币厂逐渐发展为较有影响力的私人造币厂。
1851年,喜敦造币厂开始与英国皇家造币厂合作生产便士(Penny)和法新(Farthing)。同时也开始为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生产硬币,这些生产出来的硬币大多都带有“H”字母的喜敦厂标。通过和其他国家一系列成功合作的案例,海外订单迅速成为喜敦造币厂的主要业务,这些订单里当然也包含了多年之后来自中国的业务。
1860年,为了适应海外业务的增长,喜敦造币厂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除原来位于巴斯街的经营场所,造币厂又购买了伊克耐尔德街(Icknield Street)的4000平米土地用以新建工厂。1862年,新址完工,拉尔夫三世成为造币厂新的掌舵人。
1887年喜敦造币厂帮助当时的中国创办了广东钱局,这是中国第一家机制币造币厂。造币设备按伦敦皇家造币厂同级制备,厂房设计也由伯明翰的设计师完成。
1889年,喜敦造币厂正式改名为伯明翰造币厂(The Mint Birmingham Limited)。1912年,改名后的伯明翰造币厂失去了对皇家造币厂的垄断地位,与Kings Norton公司(Kings Norton Metal Company)分享订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伯明翰造币厂负责生产了部分前线需要的弹药。20世纪30年代,拉尔夫五世(Ralph Heaton V)被任命为公司秘书,他也是喜敦家族最后一位担任公司管理层的人。
声明:本文作者为PCGS评级师,PCGS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喜敦厂与中国机制币:将整个世界联系到一起 (2020-06-05)
- 喜敦厂与中国机制币:张之洞创办的广东钱局 (2020-09-03)
- 大树庙钱庄:识别仿品机制币制造中常见问题 (2013-12-18)
- 苏维埃也铸造袁大头? 市场赝品繁多谨防受骗 (2015-01-27)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