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敦厂与中国机制币:张之洞创办的广东钱局
http://www.shouxi.com 2020-09-03 09:32 首席收藏网
首席收藏讯 伯明翰造币厂原名喜敦造币厂,是罗夫-喜敦于1794年在英国伯明翰郡所创办的,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私人造币厂之一,主要生产铸造硬币和坯饼,经历过200多年的辉煌后,于2003年5月22日宣布倒闭。在中国机制币历史上,喜敦造币厂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PCGS微信公众号也发布《喜敦造币厂与中国近代机制币的诞生》系列文章,对喜敦造币厂的历史及相关中国机制币进行详细解读。以下为系列稿件三:张之洞和广东钱局。
自明(Ming Dynasty)中晚期至鸦片战争(The First Opium War)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大体上维系着银两(Silver Used as Currency)与浇铸铜钱(Copper Cash)跛行的货币制度。19世纪中期开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The Taiping Rebellion)、财政、贸易、金融危机,使得落后币制弊端日益凸显,银钱矛盾越发不可调和。另一方面,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币因其统一的成色重量与交易便捷等特点,广泛受到民间青睐,早期的银两受到外来银币的冲击,在流通领域不断被边缘化。
这样的情况下,不少有识之士,如林则徐(Lin Zexu)、魏源(Wei Yuan)等人提出过官铸银元、改革币制的主张。此后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辩论,直到张之洞(Zhang Zhidong)出任两广总督之后的光绪十二年,才开始正式筹办广东钱局相关事宜。
据王荫嘉(Wang Yinjia)先生辑录的《张文襄公粤省购办机器试铸银铜钱全案》中当时驻英公使刘瑞芬(Liu Ruifen)致粤督署(Guangdong Inspection Office)的一段公函:“光緖十二年十月初六、十一月初十等日,接准贵督部堂(张之洞)电,示英国有铸铜钱、银钱机器……今日由汇丰(HSBC)汇银八万两,合一万六千九百六十二镑十八先令十本士……查英国制造铸钱机器之喜敦厂在博明冈(伯明翰 Birmingham)地方,迭经本大臣派员前往查询机器各件并议交运兑价各事。”这段公函中记载了张之洞筹备广东钱局的具体时间,以及向英国喜敦造币厂购置铸币机器的详细信息。
张之洞作为清末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所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反映到了广东钱局的营建过程中。钱局本隶属官府,有完整的行政机构。除铸造钱币的厂房车间以外,广东钱局还附设办公、匠师住宅等建筑。长度单位的应用反映出设计主体的区别,厂房为更好借鉴西人经验采用传统英制,办公建筑则仍按国人惯例延用中国尺为单位。
建筑外观的设计方面,厂区建筑全部用坡屋顶覆盖,虽都为坡屋顶设计,但风格差别较大,厂区入口建筑带有较为明显的中国风格,其弧度的坡屋顶在英国建筑师的手法之下多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厂房建筑的坡屋顶之上设有气楼,气楼的设计兴起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规模化生产时期,目的在于加强生产空间的采光与通风。
光绪十五年,即1889年,广东钱局正式投入生产,首次开铸的是中孔库平一钱,当年铸量约为6000万枚。
当代机制币收藏中的一些大珍品种,如广东七三反版、七二反版等也都出自广东钱局,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这些名誉品种难免有高处不胜寒之感,但广东钱局初造七钱二分系列银币时,曾用英国喜敦造币厂提供的制模工具改刻币模,模具打制生产的银币保留了许多原来的形态,这批接近原版的铸币就是现在市场上说的“喜敦版”。
声明:本文作者为PCGS评级师,PCGS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NGC专家细说熊猫币计量史 克重单位曾有先例 (2015-11-20)
- 赵燕生:中国金币15年市场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2016-02-17)
- 中国硬币文字标注:显纪念特性 维护名义价值 (2016-02-26)
- 中国称霸世界乒坛再夺冠 纪念币回顾国球史 (2016-03-08)
- 视频:PCGS公布钱币评级要点 用灯和镜有讲究 (2016-03-14)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