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北洋34年与江南甲辰存世量为何这么多?
http://www.shouxi.com 2017-06-27 10:18 首席收藏网
作为业界最有口碑的钱币门户,首席收藏论坛一直注重纯粹钱币收藏家交流、分享、学术交流,近日, 首席专家会员孙浩(迷中迷)便在首席收藏论坛发布了其原创的《【北洋34年】與【江南甲辰】,為何特別多?》,通过详细的描述,揭开了两种钱币的存世量多的原因,以下为其原文:
银元的爱好者独钟中国龙洋的很多,在五花八门的众多品种中,北洋34年及江南甲辰这两个年度的数量特别多,与其他版式的存世量不成比例,道理何在?
清末币制紊乱,各省所造银元的图案、成色、重量并不一致,价格互有高低彼此不能通用,行用极为困扰且易生弊端。虽说在宣统二年颁布《币制则例》并在次年新铸“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但尚未发行武昌起义即充军饷发放,只是使市面多一种银元而已,所谓的《币制则例》也随清朝的国祚到此结束。
民国成立后拟重新整顿币制,然而以新模再制费时,在改定新模前,南京临时政府材政部呈文临时大总统核请仍然依旧币式洋照常生产。到了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时,认为应先进行整理改良划一,做为实施新币制及推行新国币之基础,因而材政部在民国三年八月饬令南京、湖北、奉天、四川、广东及云南各省造币分厂,指示在国币新模未颁前各厂改用北洋造钢模制造银元。钢模则由各地分厂向天津造币总厂领取。
原本银元市价各地不同,黄河以北系“北洋造”为标准,其他银元约高或约低若干;大江以南,则是“江南省造”作准;两湖地区的标准自然是“湖北省造”银元;另两广及关外则以双毫小银角为标准。辛亥革命后,北洋造银元的影响力随北洋军势力进入江南及两湖范围,北洋造银元对各省银元市价上的差额逐渐细微。因此北洋政府选择北洋造银元为筹备新国币模颁发前过渡阶段的标准银元,规定“嗣后一切官款及官营业出入,均以北洋银元为本位,其他南洋、湖北、广东等银元暂准一律搭用,不得贴水。”
在全国各厂一致改铸北洋银元的情况下,“北洋造”银元自然数量极大,由存世实际情形与好品的能见度判断,此时所造的当是北洋“34”年版。而以袁世凯肖像为图案的新国币则是民国三年十二月正式在天津造币总厂生产,次年全国各分厂亦开始制造,不数年即成为中国最通行的银元。
据英国外交部档案资料,天津造币厂重建完成后在1914年(民国三年) 生产一圆银币57,472,816枚。此数量包括三十四年版北洋造一圆及民国三年版袁像一圆,以袁大头在年尾才正式投产来说,这5742万枚一圆银币多数是北洋三十四年版。
像这种银光闪闪的好品“北洋造”“34”银元,应即民初所造。除天津总厂外,各地计有南京、湖北、奉天、四川、广东及云南造币分厂,在国币新模未颁前改用北洋造钢模制造银元,也是版别众多的原因
至于大量的“江南甲辰”,则是因民初全国各分厂中使用旧模制造银元的以南京造币厂所出最多,材政部的饬令是在民国三年八月,故其数量及好品甚多。其他如湖北旧模造银元数量有限,广东以双毫银角为大宗,无法与这两者相比。
根据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材政部钱币司资料编制的历年铸币数目一览表,南京造币厂在民国元年(1912年)4月份起至1914年9月止新模未颁前均系以江南旧模制造,计出一圆银币3654万馀枚。除了因材政部在民国三年8月饬令而有北洋三十四年版外,当然是“江南甲辰”版。南京造币厂的口碑欠佳,有“江南甲辰”与“北洋造34年”混配,不意外。
声明:首席收藏(shouxi.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首席收藏网|shouxi.com 迷中迷)
延伸阅读
- 孙浩:两枚已经证实为伍德华旧藏的铜元名品 (2018-06-05)
- 孙浩:论国民政府兵荒马乱时期筹备的金币样 (2018-07-10)
- 孙浩:揭开上海壹两的误解 本意应为漕平壹两 (2019-04-18)
- 孙浩:铸宝见闻 清末洋人所见的银锭制作过程 (2019-05-02)
- 孙浩:船洋设计者上海中央造币厂技师赫维特 (2019-07-18)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