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号:引领中国帆船走向世界 乘风航海时代
http://www.shouxi.com 2013-10-29 09:27 首席收藏网
1846年中国商船耆英号(KEYING)号英国航海小型纪念章
1846年中国商船耆英号(KEYING)号英国航海小型纪念章
《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1848年4月1日文章
钱币收藏,其实更多玩的是一种乐趣,一种文化,一种情趣。作为中国近现代金融货币体系的组成,钱币不仅仅是金融流通凭证,也承载着金融意外的更多使命,比如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与传承,这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一枚币、准确说是一枚纪念章的故事,除去钱币收藏本身之外,更多背后的历史故事更值得回味与传承。也正是因为触及了这枚钱币,让我对这枚钱币本身有了更深的了解,这应该是收藏的真正要义吧,撰写并整理本篇文字与泉友共享。
1846年中国商船“耆英号(KEYING)”号英国航海小型纪念章,高浮雕,铸造精美,NGC鉴定MS62。正面为耆英号乘风破浪的图案,环绕英文为:中国帆船耆英号”,反面为英文:船长160英尺,宽30英尺,吃水深度16英尺,排水量800吨。
耆英号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艘中国帆船,原为一艘往来于广州与南洋之间贩运茶叶的商船。后于1846年至1848年期间,曾经从香港出发,经好望角及美国东岸到达英国,创下中国帆船航海最远的纪录。
据文献记载,耆英号是传统福船工艺,以柚木制成,有三面帆,排水量达800吨。耆英号以时任两广总督耆英命名。它引起了西方很大注意,因为它向工业化刚刚起步的西方,展示了中国当时的造船技术以及航海能力。
耆英号在1846年由一位英国商人秘密购买,这打破了当时中国有关不得出售中国船只予外国人的法律。该船船员包括30名中国人及12名英国水手,并由英国船长查尔斯-阿尔佛雷德-奥克兰-凯勒特指挥。船上还有一位自称四品官员的中国人希生,估计充其当翻译。
耆英号于1846年12月6日驶离香港;1847年3月抵达好望角;1847年于圣赫勒拿岛停留;1847年7月抵达纽约;1847年11月访问波士顿;1848年4月到达英国。其中从波士顿抵达英格兰,耆英号仅用了21天,即便对于当时的蒸汽邮船这个速度也是相当快的。
耆英号于1848年3月访问英国,并大受赞许,甚至被认为优于英国自己建造的帆船,而其安全度过暴风雨更证明了这一点。一时间大量民众参观耆英号,包括维多利亚女王及许多王室成员。为此,英国为纪念耆英号抵达特意制作了银质纪念章。
另外很多在伦敦的外国侨民也前往参观。主办方对参观者每人收取1先令,同时在船上以6便士的价格出售介绍小册子。而此时仍在船上的希生也被当作中国官员而成为该展览的一大看点。
泰晤士报写道:“在伦敦附近的展览中没有比中国帆船更有趣的了:只要跨进入口一步,你就进入了中国世界;仅此一步你就跨越了泰晤士河到了广州。” 耆英号于1853年被拖至英国柴郡海岸闲置,后被以“研究目的”拆毁。
当然,耆英号可能并不是第一艘跨越好望角的中国帆船,来自威尼斯的僧侣兼制图师弗拉-毛罗(Fra Mauro)在1457年绘制的毛罗地图中描述一艘于1420年航行于大西洋中的中国帆船。那艘船可能是郑和船队中的一艘。
说到这里不得不延伸开来,自战国时期中国出现帆船以后,中国帆船的建造与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领先于西方,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文明成就的象征。在欧洲的文献、字典、辞书中,“中国帆船”早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名词,十六世界初最先来到东方的葡萄牙人称中国帆船为“junco”。
据考证,这取自马来语的“djong”,其后延伸出荷文版“jonk”、法文版“jonque”和英文版“junk”,日本将英文“junk”译为戎克,日据台湾之后来往台湾甚至厦门把往来两岸的帆船也称为戎克船,殊不知戎克来自闽南方言船的读音——“chun”。而福船正是中国帆船制造技术的集大成者。
声明:首席收藏网(shouxi.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席收藏网|shouxi.com 泰坦)
延伸阅读
- 币章上的耆英号环球航行 英国曾仿制乾隆通宝 (2022-07-15)
- 航海钱币赏析 古有郑和下西洋现有航海纪念日 (2024-07-10)
- 第一届中国国际钱币展官方纪念银章正式发售 (2015-05-24)
- 谈中外友好熊猫纪念章 从无人问津到受追捧 (2016-11-26)
- 第1届上海国际币展纪念章发行 浓郁沪上元素 (2018-12-04)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