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钱币文化特点 中国金属铸币起源成长
http://www.shouxi.com 2022-09-10 07:38 中国钱币博物馆
中国钱币文化,三千年的发展史,博大精深、光耀世界。春秋战国时期钱币更是异彩纷呈,璀璨夺目,当时社会流通的各种钱币只是三千年钱币文化的一个缩影,但却有着特殊的典型意义。作为中国历史上金属铸币产生时期,为中华文明史翻开了崭新一页,值得从事钱币学研究的我们深度思考与探究。
钱币是交换的结晶,交换的兴起意味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钱币的产生则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一次巨大飞跃。我国钱币种类繁多,以青铜铸币为主,北宋时期产生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清末机制币成为主要流通钱币。
钱币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使用钱币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地说,钱币文化是指钱币所包含、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以及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其实,钱币自她诞生之日起,就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以及崇拜、审美等密切相关,体现并映射出强烈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钱币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周王朝的统治势力渐弱,诸侯国各自为政,因此造就出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由此各个诸侯国经济自成体系,为适应和推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自行铸造货币。因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决定了各国的矿产资埋藏、生产力水平高低不同,且各国的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这写差异就使得各国拥有不同形式的货币和货币制度。
当时主要使用青铜铸币,按钱形主要分刀币、布币、圜钱、蚁鼻钱等四种,它们形成不同的流通区域。布币区域主要有周王畿、三晋地区,刀币区域主要在东部齐地及北部燕、赵地区,圜钱区域主要为秦地,蚁鼻钱主要在南方楚国区域使用。
这四大种类的货币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交易活动开始出现了以青铜铸币为媒介,人们开始形成了用固定形态的金属铸币作价值尺度,来衡量某一个物品的价值,形成了早期朴素的货币思想。
这四大种类的货币型制也代表着当时各国铸造钱币的文化崇拜不同,但大体都是农耕文明、渔猎文明影响下而设计出来的货币形态。
当时各国货币也可相互流通,因而出现了多种货币形制和多种货币制度长期共存并用的特殊局面,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货币铸造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的最大特点。先秦青铜铸币脱胎于生产工具,这也证明了生产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货币发展的历史,都是由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发展的。列国铸币的形制、名称、重量、钱文等等,各有特点,十分复杂,除了青铜铸币外,某些地区还使用贵金属称量货币,一些地区仍继续沿用原始实物货币—海贝。由于诸侯各自为政,拥有独立的货币制度,货币形制差异巨大,所以造成币制混乱。每个地区的货币不一样,价值也不一样,阻碍了彼此的商业交易和货币的顺畅流通,阻碍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金属铸币的起源和成长时期,这一时期铸币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各地区铸币大都有简单文字,主要是纪地、纪重量、纪值。此时的货币文字还没有脱离中国文字发展演变的轨迹,与同时期的玺印、陶文、石刻、盟书、竹简文字一样,具有较浓厚的时代及地域特色;二是有的货币单位已经分成等级,已产生了面值结构合理这个概念。如布币,有半釿、一釿、二釿之分;三是货币铸造具有地方区域性。当时的刀、布、圜钱大都加铸地名,说明货币是各地分散铸造的,其中尤以布币的区域分散性最为明显;四是因货币由各城邑分散铸造,说明当时货币存在的状态、形制较为混乱;五是一个诸侯国内或一个地区可能同时通行两种或两种型制以上的货币,如赵国是布币和刀币并行,齐国是刀币和圜钱并行;六是钱币流通已打破国家或地区概念,因为是相邻国家货币关系较深,尤其是政治上的合纵连横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往来和贸易的扩大。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币、称量货币和实物货币并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共同发挥货币的职能作用。这种多元化的货币体系,不同货币同时并存的局面,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得以改变和统一。
翻开历史的画卷,中国古代钱币以其无比灿烂辉煌的文化之光,在世界钱币之林独树一帜,春秋战国时期的钱币文化,更是别具一格、领异标新。
声明:本文转载自“钱法堂”微信公众号,作者:王纪洁。
延伸阅读
- NGC专家细说熊猫币计量史 克重单位曾有先例 (2015-11-20)
- 赵燕生:中国金币15年市场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2016-02-17)
- 中国硬币文字标注:显纪念特性 维护名义价值 (2016-02-26)
- 中国称霸世界乒坛再夺冠 纪念币回顾国球史 (2016-03-08)
- 视频:PCGS公布钱币评级要点 用灯和镜有讲究 (2016-03-14)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