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说钱:从中亚的辽钱看上帝之鞭耶律大石
http://www.shouxi.com 2020-04-02 09:15 首席收藏网
近年来俄罗斯学者在位于中亚的七河地区,发现了一种铸有汉字“续兴元宝”的方孔钱,有小平及折二两种版别。因为风格与辽钱很像,被认为是辽钱的一种。辽是契丹人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建立的王朝,距离中亚隔着西夏、回鹘等众多的民族,辽钱怎么会向西流落到中亚的呢?实际上这应该与“西辽”有关,那西辽又是怎么回事,和辽有什么关系呢?
讲到西辽,就要从它的建立者耶律大石说起。下面就给大家说说耶律大石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建立的西辽,又为什么要铸造货币?
耶律大石是被西方称为“上帝之鞭”的、来自东方的三位著名征服者之一,另外两位征服者是他之前的匈奴人阿提拉和他之后的蒙古人成吉思汗。在这三位征服者中,阿提拉和成吉思汗的知名度似乎都要比契丹人耶律大石高,其实耶律大石要比他俩更为优秀,可谓是能文能武。
耶律大石出身于辽朝皇族,是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第八代世孙,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贵族教育。不但善于骑射,精通兵法;还通晓契丹文与汉文,熟读儒家经典。29岁就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翰林承旨,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可谓是文武全才。但是,耶律大石后来并没有继续沿着文官的仕途发展,而是变成了一位和阿提拉、成吉思汗齐名的征服者,最后在异域重建辽朝,并当上了开国之君。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饱读儒家治国经典的耶律大石,他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辅佐明君成就“王道”。当一位征服者并不是他的初衷,完全是被形势所迫,这需要从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亡国说起。
曾经盛极一时的辽王朝,到天祚帝继位时已经走上了末路。这位末代皇帝更是表现出了亡国之君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如:亲信小人,猜疑心重,整日不理朝政,满足于打猎游玩。与昏庸无能的天祚帝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辽国东部的女真人这时诞生了一位杰出的领袖完颜阿骨打,强势崛起,建立金国,并屡次以少胜多,打败前来镇压的辽军。
这让一直想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宋朝认为等来了机会,于是就撕毁一百多年前和契丹人签订的“澶渊之盟”而与金国结盟,南北夹击辽国,希望借助女真人的力量收付失地。两面受敌的辽国顿时陷入了危机之中。
历史上每当出现危机的时候,往往也是英雄登场的时刻,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次也不例外,文武全才的耶律大石,于是被天祚帝派往南面,负责阻击宋军,承担起了拯救辽王朝的使命。
不负众望的耶律大石,虽然多次以少胜多,击败宋军,守住了南面的阵地。但是,无能的天祚帝虽然率领着从各地调集的七十万大军,竟然被力量悬殊的金军给击败了。作为一国之主的天怍帝,不是重新调整力量,以期再战,而是首先逃跑。为了躲避金军的追击,甚至丢下朝廷藏进了夹山之中。
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天祚帝跑了之后,耶律大石就与群臣拥立在燕京的晋王耶律淳为帝,史称“北辽”。后来燕京被金军攻破,“北辽”政权灭亡。耶律大石又率领身边的人马,躲过金军去夹山与天祚帝汇合。但是,心胸狭窄的天祚帝,对于耶律大石为了稳定军心、坚守燕京,拥立耶律淳之举耿耿于怀,迫使耶律大石不得不带领二百多位部属连夜出走,向西北来到辽国边界上的可敦城,希望收集残部,积蓄力量,伺机收复失地,重建辽国。
有人可能要问:耶律大石为什么要选择西北边境上的可敦城作为他复兴辽国的基地呢?实际上,这正是耶律大石作为政治家的过人之处,同时这也为他后来向西发展,重新开辟一片疆土建立西辽,预埋了伏笔。
可敦城位于今蒙古国境内,据说是因为辽国的巾帼英雄萧太后的姐姐齐王妃,曾经在此建城屯边而得名。可敦,契丹语里就是皇后之意。辽国常年在此驻扎精锐骑兵二万余人。更主要的是这里远离女真人的视野,便于收容残部,积蓄力量。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耶律大石没有想到,还没有等他招募足够的力量,躲藏在夹山的天祚帝就被金军捕获,辽朝灭亡了。金兵因为发现了耶律大石的踪迹,正准备派出重兵前来消灭他。
此时的耶律大石应该怎么办呢?如果坚守可敦城,无异于自取灭亡。审时度势之后,他召集七州十八部,会盟可敦城。耶律大石凭借着他在契丹民族中的崇高威望,说服大家应该先向西寻求一块安身立命之地,等发展壮大之后,再向东驱逐女真,收复失地。
统一意见之后,耶律大石毅然决然地率领部众向西进发,跨过沙漠,翻越阿尔泰山,进入额尔齐斯河流域。早先在这里游牧的1万6千帐契丹族人,知道是耶律大石来了,纷纷前来投奔,许多突厥部落也来依附于他。耶律大石最后选择位于今天新疆塔城的叶密立筑城而居,并于1132年2月称帝建国。他根据当地游牧民族的习俗,称“菊尔汗”,同时又依据儒家传统,称“天佑皇帝”,改元延庆,国号仍为大辽,中文史料中称“西辽”,穆斯林史料中则称喀喇契丹”。
早在七年前(1125年)已经被金人灭国的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又在遥远的西域复国了。因为仅凭叶密立这块地方,无法积聚足够的力量与金人抗衡。于是,耶律大石又先后降服了高昌回鹘王国和东喀喇汗王朝,并将东喀喇汗王朝的首都定为西辽新的都城,改名虎斯斡尔朵,意为坚固之城,同时改元康国。当年三月他就向东派遣了讨伐金国的远征军,但是恶劣的交通环境,迫使远征半途而废,无功折返。
东进受挫之后,耶律大石开始向西寻求发展。导致康国八年(1141)9月与西亚强国赛尔柱集结的穆斯林联军爆发了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卡特万战役。
这是四个世纪之前,高仙芝率领的唐军在怛罗斯被阿拉伯人击败之后,中国与穆斯林联军在中亚爆发的另一场重要战役。在耶律大石的亲自指挥下,西辽以少胜多,击败了赛尔柱军队并趁势降服了花拉子模,威震整个穆斯林世界以及东欧斯拉夫诸部,奠定了信奉佛教以及儒家文化的西辽,在已经被伊斯兰化的中亚地区立足建国的基础。以致后来的斯拉夫语中,就用“契丹”一词来称呼中国,一直沿用至今,影响之深可以想见。
康国十年(1143),也就是卡特万战役之后仅仅两年,耶律大石就去世了,年仅56岁,西辽政权又持续了78年,共传了五位皇帝。1212年乃蛮部被成吉思汗击溃,其王子屈出律投奔西辽,被招为驸马,后来屈出律篡夺了西辽皇位。1218年成吉思汗派哲别消灭屈出律,西辽灭亡,开启了蒙古大军西征的序幕。
耶律大石作为契丹民族最后的一位英雄,在大辽国势衰竭之时,凭借着复国的信念奋斗抗争,戎马一生,以雄奇悲壮的西行,在远离故乡的异域再建家园。西辽的疆域包括今天新疆西部以及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地区,远远超过了辽朝原有的面积。
耶律大石是一个汉化程度很高的儒士,他建立的西辽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成分,使得唐末以后中断的汉文化,再次传入了西域地区。后来西域地区因为持续的伊斯兰化,西辽的很多文化遗存都荡然无存。俄罗斯钱币学家在西辽故地发现的“续兴元宝”钱,就见证了当年耶律大石要继承祖先遗志,续写契丹伟业,复兴大辽的政治追求。
另外,《古泉汇》卷十五著录有一种“康国通宝”,耶律大石的年号正是“康国”,而历史上没有其它帝王用过这一年号;《钱录》卷十二记载,宋代学者1149年曾经提到一种“感天元宝”的钱币,而耶律大石的皇后塔不烟的称号正是“感天皇后”,同样也没有其它帝王用过这一称号或年号。因此,感天元宝也被认为是西辽的钱币。但是,这两种钱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中亚地区被发现。我们期待今后能有新的发现,向世人说明:即便在伊斯兰化已经深入推进的十二世纪,中亚地区因为西辽的建立,还持续了一段使用圆形方孔钱的时代。
声明:本文作者王永生,“永生说钱”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