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印第安贝壳珠:曾引北美首个金融操纵案
http://www.shouxi.com 2020-02-13 08:51 网易历史
查找北美洲早期毛皮贸易的历史时,不止一次在资料上发现印第安人之间使用贝壳珠做一般等价物,以及欧洲人使用贝壳珠和印第安人做交易的记录。资料还显示在殖民地生活的欧洲人与欧洲人之间也会以贝壳珠作为支付手段(货币),这些记录使我相信,北美洲的印第安社会和北美殖民地中曾长期流传过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贝壳珠,或者将其称之为“北美洲货币”更为合适。
贝壳珠在印第安社会中的地位,基本相当于“文明社会”的真金白银,斧头、刀子、火枪和布料等欧洲商品虽然也是受印第安人欢迎的主要交换货物,不过贝壳珠才是所有兑换物中的王者。
因为,贝壳珠对北美印第安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时的殖民者甚至认为:“贝壳珠是河狸毛皮交易得以进行的根源……如果没有贝壳珠,我们就不能从那些野蛮人手中获得河狸毛皮;贝壳珠就像磁铁一样,把内陆森林中的河狸都吸引出来了。”
而且跟其他货币一样,贝壳是用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尺码,不同规格的贝壳珠代表着不同的价值和购买能力,并且这种印第安货币不但在印第安各部落间流通,还在欧洲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毛皮交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些来到美洲的欧洲人也会想尽办法去获取贝壳珠,这意味着欧洲人也认可贝壳珠的价值和作为货币的地位。
虽然很难理解,但贝壳珠却也是欧洲殖民地中的一种“法定货币”,有一些早期欧洲殖民者留下了自己使用贝壳珠支付关税、小费、餐费和运费的记录,而且至少到1701年时,纽约仍在制定贝壳珠的官方价格和与其他货币兑换的利率,一般来说,一个铜子能兑换六颗白珠子或三颗黑珠子。
在1622年时,一位来自荷兰的恶棍商人为了获得用于毛皮贸易的贝壳珠,甚至不惜绑架了一位印第安人首领,并从其部落里勒索了一大堆贝壳珠腰带才放人。
小小的贝壳珠还曾引起了北美洲历史上的第一场金融操纵案。
1650年时,殖民地商场里的6颗白色珠子或者3颗黑色珠子值1个斯图弗(相当于荷兰盾的1/20),但后来因为沿海的印第安人生产了太多的贝壳珠,造成了通货膨胀,到1659年时,16颗白色珠子才值1个斯图弗。
此次通货膨胀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破坏,使得毛皮价格一路飙升,日常交易也变得一片混乱,当时的人们最初想使用以往的方法来控制贝壳珠的价格——即政府采用“价格控制”解决通货膨胀。
但这次的通货膨胀使得价格控制被市场忽略不计,而后有一些精明的商人准确的抓住了这次的商机,他们开始大批量的低价买进市场上的贝壳珠,并将贝壳珠埋进土里,将其囤积起来,以减少贝壳珠的流通量。
几周之后,这些精明的商人就控制了贝壳珠市场,并成功抬高了贝壳珠的价格,到1666年时,3颗白贝壳珠就相当于1个斯图弗,这些商人凭此获得了可观的利润,而其他商人则在此次金融操纵案中损失惨重。
充当货币的贝壳珠其实主要是碟形的,并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白色的,另一种则是黑色(深紫色)的。其中白珠子来自于一种北大西洋海螺的内螺旋,而黑珠子则是一种硬壳圆蛤的边缘(黑色的贝壳珠要比白色的贵两倍以上)。
印第安人早先制作贝壳珠的方法很简单,即使用石制工具将贝壳磨制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薄片,然后在上面打洞就行了。这种工作需要花费印第安人大量的劳动,而且贝壳珠的原料也只能在少数地区找到,如长岛湾和纳拉甘塞特湾一带,因此它具有稀缺性和内在价值。
我认为贝壳珠之所以被当作货币,并在印第安人社会中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实实在在的价值,这种价值是内在的,即人类制作贝壳珠时所耗费的人类劳动,换句话说,这种货币上凝结了人类劳动。并且我认为印第安人从使用天然贝壳作为货币,到将贝壳制作成贝壳珠后再使用,也代表着重大意义,从中可以看出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进化的某种演变。
为什么贝壳珠能成为印第安人的货币?而不是兽皮、烟草、可可等商品呢?因为贝壳珠色彩鲜明、大小适中、便于计数、坚固耐磨、不易腐蚀、既便于流通,也适合于长期保存,且贝壳质地均匀,便于任意分割,分割后还便于加工,而布帛、兽皮、烟草,可可等商品却没有这些特性。
贝壳珠和现代人使用的法定货币不同,它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本质是一种商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狭义)五种职能,而且它除了用来交易这一种属性以外,还有其它的用途。
贝壳珠在印第安文化里象征着和平、和谐和满足的美好内在能量,所以印第安人会将贝壳珠作为珠宝来显示身份地位,或做成进贡、赔款、求和的礼物,并且还用于新郎和新娘在订婚和结婚时互赠的信物,以及宗教和悼念仪式中,或是作为部落之间进行条约、交易的媒介。
印第安人会将获得的贝壳珠串成腰带、项链等装饰品穿戴,或者用于珠绣,即将贝壳珠缝制在服装、腰带、头带、臂环、盾牌、马鞍、圆锥形居住帐篷、摇篮盖板、提包、烟斗袋、玩偶、护腿、鞋、刀鞘等用具。
考古学家曾在卡霍基亚遗址的坟墓中发现了两具印第安人统治者的遗骸,并这两具遗骸下方发现了贝壳珠所编织成的鸟形席帘,上面大概有20,000个各色贝壳珠。
在印第安人是信仰里,多即是好,因此印第安人对贝壳珠的使用量很大,而松散的贝壳珠价值并不高,只有被制作成珠串或珠带的贝壳珠才被认为含有高价值,因为一条六英尺长的贝壳珠腰带上装饰着的贝壳珠常常重达数公斤,包含6000颗或更多的贝壳珠。
印第安人经常会使用几种不同颜色的贝壳珠制作出有对比图案的贝壳珠腰带,而这些图案常常还带着特殊含义!因为印第安人没有文字,所以当印第安人要举行重要仪式或和别的部落签订合约时,就会制作数条贝壳珠腰带“记录”合约或仪式的内容。
之后如果两个部落对盟约发生了争执,印第安人中的长者就会拿出记录合约的贝壳珠串,将其作为记忆辅助工具,当场回忆、解释原始条约的条款。
在印第安社会中,这些作为记忆辅助工具的贝壳珠腰带不仅有价值,而且是神圣的,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珍贵的记忆,不过后来由于当地矛盾冲突激烈,条约经常被打破、更改,使得贝壳珠串的记忆辅助作用变弱,而且欧洲人带来的文字更简单、实用、易学,所以少有人再继续使用这种贝壳珠串记事了,主要还是作为装饰和货币使用。
在毛皮贸易繁荣之前,贝壳珠在北美的使用范围并不广,它早先只流行于北美东部的印第安部落之间,因为这些生产力水平较高的部落,其社会物质财富相对丰富,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生活的需要,所以他们最早将贝壳当做交换的中介物使用,之后又选择贝壳造物(贝壳珠)作为“法定”货币使用。
当欧洲人来到美洲东海岸时,他们很快就意识到“流通货币”——贝壳珠对当地人的重要性,接受了它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毕竟这种贝壳珠货币对欧洲人发展和印第安人之间的贸易更有利,所以欧洲人很快就利用贝壳珠换取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友谊和毛皮,直到白人用它创造的市场供过于求才停止。
欧洲人最初使用各色货物从生产贝壳珠的沿海印第安人手中换取贝壳珠,但之后他们就开始向沿海的印第安人提供欧洲的金属钻和抛光工具,帮助后者增快制作贝壳珠的速度,然后再收购运往内陆的各个毛皮交易站,跟内陆的印第安人交换毛皮。
早期毛皮商人购买一张优质河狸皮时,通常要付给印第安人四掌宽的布料和四掌宽的贝壳珠带才行。但有时北美洲内陆地区的很多印第安人部落却并不认可贝壳珠的价值,因为当地部落生产力低下,以物易物足够需求,并且他们也不看重贝壳珠本身的商品属性。
欧洲人在和这些内陆地区的印第安人进行交易时,就发现在东部沿海地区非常抢手的贝壳珠运到内陆后经常会变得一文不值,很少有印第安人过来换取“货币”。
不过随着印第安人各部落之间的贸易活动激增之后,内陆地区的印第安人也逐渐认可了贝壳珠的一般等价物地位,因为贝壳珠消除了物物交换的不利和不便之处,使得人们增加了对它的需求,所以更多的印第安人开始疯狂的追求起贝壳珠。
这种现象随着东部印第安人和白人毛皮商人的西迁而向更远的地方传播,那些之前并未接触过欧洲人或毛皮贸易的印第安人部落很快就迷上了东方“同胞”带过来的新奇器物和贝壳珠。虽然欧洲人使用“廉价”贝壳珠和印第安人交换高价值的毛皮在现代看来很鸡贼,但这种交易并不能这样简单的分析,事实上印第安人自己也不这么看。
印第安人觉得欧洲人渴望获得皮毛,并愿意使用“宝贵”的货物来交换这件事很有趣,因为毛皮对印第安人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价值,而森林中的毛皮动物又是如此之多,随便抓一抓就能获得大量的毛皮,若是能用这些不值钱的毛皮换到贝壳珠,在印第安人看来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
而欧洲商人对这种用贝壳珠换毛皮的交易更是来者不拒,因为欧洲人基本上垄断了沿海贝壳珠的生产和运输,他们购买贝壳珠很便宜(相对而言)。所以,双方都只是在用自己自认为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换回了自己认为很宝贵的东西而已!双方都没有吃亏。再后来,一种可以廉价制作贝壳珠的机器被发明了出来,破坏了贝壳珠的内在价值,使得贝壳珠的价值体系彻底奔溃,沦为普通货物,当然这是后话了。(作者:夏虫欲饮冰)
延伸阅读
- 印第安人用中国古钱做铠甲 竟可以刀枪不入? (2016-10-14)
- NGC课堂之假币鉴别 印第安币面图案非阴刻 (2021-06-15)
- 细说古代货币计值名称:从"朋"为始 千变万化 (2015-12-28)
- 1美元硬币命运坎坷 为发行反复修改争论不休 (2016-02-16)
- NGC专家谈西方3大文明古币:希腊最具艺术感 (2016-05-12)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