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币为何也有划痕? 流水线上币胚就已遭破损
http://www.shouxi.com 2019-07-24 09:22 首席收藏网

首席收藏讯 早在抗战币刚兑换时,就有不少钱币收藏爱好者吐槽,刚刚卷拆的抗战币里竟然有划痕。当然这种现象对于一些收藏钱币的老司机来说,简直就是大惊小怪。那么,明明是新币为什么会有划痕呢,这与制作工艺、材质均有关系。
纪念币分为普制币和精制币,能去银行面值兑换的都是普制币。普制币的制作工艺和硬币相同。大量硬币从流水线上出来,币胚间相互碰撞、摩擦,最终在币面形成划痕。而纪念币也是机械制作,制作时币胚间也会相互碰撞摩擦,难免会留下痕迹,这属于正常现象。

那为什么改革币上的划痕就少呢?其实这跟纪念币的材质有关。中国在流通纪念币上用过铜镍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紫铜合金、双色铜合金等多种材质。
铜镍合金,又称白铜,早期纪念币大多采用这种材质。这种材质不易氧化,即使氧化了也会呈现五彩光,十分漂亮。铜镍合金卷拆币划痕相对较少,但受潮会出现白斑。
钢芯镀镍,抗氧化,外观跟白铜相似。钢芯镀镍成本低,但这种材质铸币后划痕非常多,抗战币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此后发行的纪念币改用黄铜材质了。

紫铜材质是纯铜,硬度不好,极易氧化,目前我国只有珍稀野生动物纪念币采用了这种材质。

黄铜合金,是我国纪念币发行逐步规范以来选用最多的材质。氧化会出现黑斑。至于划痕,不少藏友表示,币胚是哑光的话,划痕会少一些。

双色铜合金可以说是目前最先进的造币工艺了,它的外圈是黄铜合金,内圈采用镍带复合白铜材料,具有弱磁性。这种材质的纪念币整体工艺较好,镜面效果的纪念币跟精制币很像。近年来发行的纪念币基本采用双色铜合金,泰山币很大可能也是一枚双色币。
细数我国发行的贵金属币和普通纪念币,材质主要采用金、银、铂金、钯金,以及上文提到的铜合金等,但其实国外还有不少材质特殊又有趣的纪念币。

铑[lǎo]:一种银白色、坚硬的金属。特殊的铑结晶工艺,能使硬币边缘出现特殊的冰晶效果,很适合表现极地寒冷的特征。

钛:稀有金属,提取难度大,但还是有不少纪念币采用这种材质:

钌[liǎo]:一种坚硬的浅灰色金属,是最稀有的金属之一,但钌是铂族金属中最便宜的。以下是银币表层镀上一层钌,相当出彩。

铌:在经过特殊加工后会形成不同颜色的氧化层,所以铌币可以呈现出多样颜色。比如小集之前卖过的AI银铌币:

铱:化学性质很稳定,是最耐腐蚀的金属,常用于工业、医学。用铱制作纪念币非常少见,18年所罗门群岛发行的太阳系纪念币上就有一小部分是铱材质。
声明:集币在线原创稿件,首席收藏略有删改。
延伸阅读
- 知与识均为鉴定标准 鉴定钱币有何正确方法 (2013-09-26)
- 如何识别臆造币有方法 起于民国有规律可循 (2013-09-26)
- 收藏与读书(1):钱币收藏 究竟要不要读书? (2013-09-26)
- 收藏与读书(2):钱币收藏 到底该怎么读书? (2013-09-27)
- 收藏与读书(3):推荐阅读的15本钱币工具书 (2013-09-29)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