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银锭造假方法:真锭假字连行家都难识辨
http://www.shouxi.com 2019-07-15 08:42 首席收藏网
中国使用银铸币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中叶。秦统一六国后,中断了我国银铸币史的发展。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统一时期,用银量又大大增加,并在一定范围内被用作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南北朝的部分地区还以银钱或银块为货币,并一直沿袭到隋唐,这种流通的银块在隋唐被称为“银饼”或“银铤”。宋、金两代,人们仍称白银货币为银铤,在政府的财政收支中使用得更加频繁,在民间生活、经商中的使用也更加普及。元代时,白银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流通货币。元朝将银铤改称为银锭,成为当时和后来白银货币的代名词。元代曾铸造五十两银锭,背凿“元宝”二字,由此银锭又有了“元宝”的称谓。
银两制度的“两”,原本是衡量单位,而不是货币名称。宋代以来,银两作为政府财政收支最重要的货币单位,一直用“两”作为重量和计算单位,久而久之,便成为白银货币的名称。明代初期,出于推行纸币制度的需要,政府对白银的使用屡行禁令;另一方面,统治者自己又大量使用白银。至明末清初,白银一直伴随着铜质货币在流通使用。虽然从清中期以后,中国的银两货币制度开始逐渐走向末路,但清代末年,国家在税收、皇室开支、军费支出、战争赔款等方面依然由白银唱主角。清政府还规定:征税额在一两以上的必须收取白银,政府会计核算以银两为单位进行计算。
清末民初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具体表现为:1、银两的实际重量各地标准不统一。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2、各地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标准不统一。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一直沿续到民国时期的“废两改元”。
白银的铸造防伪
白银铸币一般熔铸成锭状投入市场流通。清代银锭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标准银锭的重量一般为五十两、十两、五两和一两,有马蹄形、圆形、方形和牌坊形等。
银锭铸成后,由公估局鉴定并用墨笔批明重量和成色。明清银锭的成色一般在95到98之间,外表具有银的特殊光泽和温润。因浇铸时范中残留有气体,银锭底部都有不规则的气体空洞,俗称蜂窝。蜂窝是鉴定真伪和成色的重要参考条件。蜂窝较深、洞圆润光亮、神气十足、有彩色光泽者,成色必好。如果蜂窝中灰黑一片,银锭则很有可能是低成色或赝品。银表面容易氧化,所以常有一层黑色和灰白色的氧化银,但整体看真银锭还是十分珠光宝气的。
如今在银锭价格高涨的面前,银锭造假也就如雨后春竹般出现了。虽然银锭造假现象在明清时期就已出现,只不过当时作伪者主要是减低银锭的成色和重量,冒充足额货币使用的真银锭。民国初年伪造的假银锭,有冒充足额货币使用的,也有伪造少见的款式卖给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彭信威教授的《中国货币史》一书,有专门章节介绍其作伪的手法。而现在造假的银锭主要是针对收藏家的,造假的银锭可以说是不择手段,防不胜防。根据笔者多年收藏银锭的经验,银锭造假历来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一、内嵌法,浇铸时将铜块凝固在银锭内部,外表裹银,外型与真银锭无异,只是铜与银比重不同,手感明显轻了许多。
二、灌铅法,在真银锭底部挖出一个小洞,取出银后灌入铅,再封焊洞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洞口留有封焊痕迹。
三、用铅锡铸造假银锭,其表面呈青黑色,当今旅游地摊上遍地都是,比较容易辨认。
四、用新白银仿铸的银锭,这种银锭包浆、蜂窝、款识都没有当时的风韵,属工艺品性质。
五、用新白银完全以传统手法仿铸老银锭,其银锭的包浆、蜂窝、边上的麻布纹、铸文款识都与老银锭一致,此类作假银锭,随着制作者的造假工艺不断提高,一般收藏者已是很难分辨了。
六、在老银锭上加盖印戳或在无字的老银锭上加刻铭文,将极普通的银锭包装成珍贵的出谱品,以提高银锭的价值。这一类真锭假字,甚至连有些收藏高手都极难识辨。
声明:作者徐宝明,转载自“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延伸阅读
- 图解现代货币制作过程 揭开鲜为人知的奥秘 (2015-05-29)
- 揭秘晚清假币案:日本浪人做帮凶 竟未被定罪 (2015-08-04)
- 揭秘虚假拍卖常见骗局:各种费用高 100%流拍 (2017-09-26)
- 揭秘北洋时期造币厂:工资与制度冰火两重天 (2018-02-20)
- 解读神秘的国府黄金:因何连续抛售后又回收 (2018-04-11)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