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竟为细菌滋生地 表面存全球最危险细菌
http://www.shouxi.com 2019-01-03 09:24 首席收藏网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币化支付快速普及,中青年群体里已经较少有人出门携带现金,使用电子支付手段不仅更方便,且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非现金支付也可以更好地保护您的健康,近日一项研究发现纸币和硬币上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
根据每日邮报介绍,近日伦敦城市大学和Money.co.uk的一项研究发现,纸币和硬币样本上共有19种不同类型的细菌。伦敦城市大学的微生物学教授Paul Matewele博士和他的学生从随机选择的所有面额的硬币和纸币中抽取了36个样本。
微生物学家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花了8周时间来培育样本上的细菌。MRSA超级细菌MRSA出现在2便士、5便士、10便士、1英镑和2英镑的硬币以及10英镑、20英镑和50英镑的纸币上。李斯特菌是一种通常可以在未经巴氏灭菌的牛奶和软奶酪中发现的细菌,也出现在20便士,50便士和1英镑的硬币和5英镑、10英镑和20英镑的钞票上。
Matewele博士说:“最令人震惊的发现之一就是许多微生物在金属上也可以茁壮成长,在金属制品上你通常不会看到细菌长时间存活的现象,而这些细菌已经适应了金属环境,导致硬币成为有害细菌的滋生地。”
现金对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来说,风险最高——如果你去医院探望病人,你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你随身钞票上的细菌传播给病人,而这些细菌对抗生素早已有了抵抗力。money.co.uk的主编Hannah说:“当测试结果显示出,作为样本的钞票上存在着世界上最危险的两种细菌时,我们感到非常震惊。”
Hannah还表示:“我们原以为崭新的钞票能干净点,但是被结果惊呆了,我们甚至发现新钞上也存在着一些足以危及生命的病菌。这些发现可能会成为推动实现无现金社会的强有力的理由,也可能成为我们肮脏的现金系统的棺材板上的钉子。我希望人们在选择用现金支付之前能三思而后行,因为我们清楚他们可能正冒着感染超级细菌的风险。我们建议并提醒人们在处理钱后彻底洗手,以防止传播这些有害细菌。”
首席收藏也提醒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以上研究的钱币均为流通币,而就古钱币收藏来说,当然同样需要注意卫生安全问题。(来源:煎蛋网 编译:majer)
延伸阅读
- 知与识均为鉴定标准 鉴定钱币有何正确方法 (2013-09-26)
- 收藏与读书(1):钱币收藏 究竟要不要读书? (2013-09-26)
- 收藏与读书(2):钱币收藏 到底该怎么读书? (2013-09-27)
- 收藏与读书(3):推荐阅读的15本钱币工具书 (2013-09-29)
- 钱币收藏生存指南(1):什么是科学的看币态度 (2013-11-29)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