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纪录保持者" 因何铸行700年而不废
http://www.shouxi.com 2018-06-29 09:59 首席收藏网
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长的金属货币。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初铸,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止,流通时间达739年。同时,五铢钱有着“六最”之称,即版式最多、铸造工艺最成功、成钱数量最大、为铸币提供经验最丰、流通范围最广、生命最长寿,在中国货币史上绝无仅有,地位卓著。
那么何谓五铢钱呢?从形制上看,它外圆内方,为方孔圆钱,正面有包含“五铢”字样的篆文;从单位上看,它是铢两货币的一种,以铢、两为单位,又以重量为名,因此称作“五铢钱”;从尺寸上看,直径一般在2.5厘米左右,标准重3.5克,轻重合宜,大小适中,美观实用,利于流通。从西汉到初唐,先后有十余个王朝与政权铸行过五铢钱,传世极久,版别极多。以下简略介绍五铢钱的历史沿革及部分重点形制。
郡国五铢
《史记·平准书》中记载:“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讲述了五铢钱初铸的背景。西汉前期,先后铸行过半两钱、五分钱、三铢钱等多种钱币,但币制混乱,私铸横行,市场秩序被严重破坏。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终于实施了有效的币制改革以防私铸、利流通。《汉书·武帝纪》中载:“五年(公元前118年),罢半两,行五铢钱”,此为五铢钱铸行之始。元狩年所铸五铢钱为各郡国所铸,称为“郡国五铢”,又因时间称为“元狩五铢”。郡国五铢面文“五铢”,文如其重,钱面增加外郭提高了成钱难度,以防止私铸。
上林三官五铢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的铸币权,改由掌管上林苑的水衡都尉下属钟官、技巧、辨铜三官分别负责鼓铸、刻范和原料,统一铸造五铢钱,称作“上林三官五铢”。同时,废止了此前的郡国五铢、赤仄五铢等各类钱币,以上林三官五铢作为全国唯一的通行货币。此钱钱文严谨规矩,钱型整齐,铸造精细,含铜量比郡国五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是中国最早的标准化货币,也是货币史上质量最好的钱币之一。铸行上林三官五铢的此次币制改革,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朝廷统一铸币;自此,由秦半两而行的半两钱彻底退出了流通领域,由五铢钱取而代之;同时确立了五铢钱的基本范式,使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流通全国的统一货币,并在其后的700余年间通行不废,意义可谓深远。
剪轮五铢
上林三官五铢成为了两汉五铢钱的定式,昭宣中兴时期发行的五铢钱变化不大,均延续三官钱有着“朱”头方折的特点。西汉后期国力衰颓,社会混乱,出现了剪轮五铢,又称“磨郭五铢”或“剪郭五铢”。五铢钱初铸之时,规定“周郭其质”,以防从钱背面磨取铜屑,但后来还是出现了这种减重钱。剪轮五铢在西汉末初现,东汉中晚期大批涌现,是经济孱弱的反映。与之相类的还有对文五铢和綖环五铢。
东汉五铢、四出五铢
王莽时期奉行托古改制,币制混乱,五铢钱制度遭到了破坏,但民间仍私用五铢交易。东汉建立后,光武帝重铸五铢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货币条件,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好转。汉灵帝时又铸行四出五铢,指钱背的内郭四角各向外引出一道阳文连接外郭,分四路而出,称作“四出五铢”,又叫“角钱”。四出五铢铸于汉灵帝中平三年,比东汉五铢更加精细,重量也略增,重3.6克至4克。
魏五铢、直百五铢、沈郎五铢
此后的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社会动乱,金属货币流通受限,出现了重物轻币、采用布帛谷粮交易的现象。三国曹魏在魏明帝时恢复了五铢钱,形制与东汉五铢相似,称“魏五铢”。魏五铢流通稳定,行用至曹魏灭亡。这一时期的蜀汉则铸行了一种虚值大钱,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即价值为100枚五铢钱。当时,蜀汉的益州犍为郡铸造了一种背有“为”字的直百五铢钱,成为了圆钱背文纪年的开端。两晋则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不曾铸造货币的朝代,未见官方铸钱记录。西晋沿袭曹魏,使用魏五铢;东晋有“沈郎五铢”,是一名叫沈充的官员所私铸的,面有外郭,铜色发白,直径约1.9厘米,重1.15克,轻而小。
南北朝五铢钱
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逐渐复苏,南北政权各自建立了自己的货币制度,五铢钱的铸造日趋规范。南朝先后铸行过天监五铢、铁五铢、二柱五铢、四柱五铢、天嘉五铢等;北朝铸太和五铢、永平五铢、永安五铢、大统五铢、常平五铢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古龟兹国亦铸有五铢钱,应是受内地钱影响的产物。龟兹五铢形制为圆形方孔,面文为龟兹文,背文为篆书“五铢”二字,也有穿上下为龟兹文,穿左右为篆书“五铢”,背面无文的形制。
隋五铢
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王朝,即位当年就铸行五铢钱,即“隋五铢”,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公元589年,隋灭陈,南北政权统一,隋五铢钱的流通范围覆盖到了南方,五铢钱制度重归统一。隋五铢的铜质有青铜和白铜两种,后者因含有锡镴而呈白色,称为“五铢白钱”。隋五铢是最后的五铢钱,是铢两钱制的终结。唐王朝建立之后,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于公元621年,废五铢钱,行开通元宝钱,结束了长达700余年的五铢钱制度,开启了通宝钱的时代。
五铢钱自初铸以来,历经西汉、新莽、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延续739年铸行不废,成为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货币。盖因为它轻重合宜,大小适中,美观轻便,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状况与商品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需求,设计合理,易于流通。我们还可以从如今五铢钱的出土情况瞥见其流通区域的广阔,除中国大陆外,在日本、朝鲜、越南、伊朗、土耳其等地也有五铢钱出土。五铢钱多样化的版别更丰富了中国的钱币文化,从其沿革中可以一窥我国铸造技术的发展和不同时期政权的货币思想。(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赵铭)
延伸阅读
- NGC专家细说熊猫币计量史 克重单位曾有先例 (2015-11-20)
- 赵燕生:中国金币15年市场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2016-02-17)
- 中国硬币文字标注:显纪念特性 维护名义价值 (2016-02-26)
- 中国称霸世界乒坛再夺冠 纪念币回顾国球史 (2016-03-08)
- 视频:PCGS公布钱币评级要点 用灯和镜有讲究 (2016-03-14)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