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联系客服

客服QQ:18520648
微信账号:shouxicom
电话:+8613161811826

| 手机首席

关注首席官方微信号
掌握最新最全钱币动态

联合创办 CICE/HKCS 系列钱币展销会

联合创办 CICE/HKCS 系列钱币展销会

首席收藏网 > 钱币资讯 > 精品鉴赏 > 正文

赏中国龙银质纪念币 祥云龙图释放文化凝聚力

http://www.shouxi.com 2025-03-20 15:20 中国金币网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3月18日发行2025版中国龙银质纪念币(以下简称“龙币”)一枚,该币为普制币,含纯银31.104克,圆形,直径38毫米,面额10元。

\

龙币正面为长城图案,并刊国名、年号,整体画面呈现为长城的鸟瞰视角,前、中、远景层次分明,构图端庄、气势宏大,蜿蜒曲折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张开怀抱,引领我们的目光沿着盘亘的龙脉,延伸至深邃而遥远的过去与将来。寓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体现了国家法定货币的神圣庄严。

\

背面主体图案采用中国龙形象,整体呈现为祥云托举的升龙形象,栩栩如生,如飞龙在天。祥云图案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吉祥和美好。

\

龙图案为自主设计,龙首斗志昂扬,龙身壮实强劲,龙鳞细腻分明,龙尾摆动有力,龙爪踏云腾飞,整体形象既威严,又灵动。从中心向边缘的放射状线纹,呈现为一种神龙驾临,不可逼视的神圣感,寓意龙腾九州,拼搏进取,势头强劲,蓬勃向上。画面完美地展示了一条新时代的中国龙形象,既糅合了数千年传统的龙文化要素,又契合当代审美和价值观念,诠释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寄寓着我们对于伟大祖国的祝福与期盼。

一、作为民族象征的中国龙

龙这种先民想象的神奇动物,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进程的漫长历史,历经沧海桑田、东海扬尘,始终作为一个耀眼的文化符号、美好的祥瑞象征,闪耀在东方文明的灿烂星空之中。

\

从上古神话到帝王纹章,从皇家萌宠到民族象征,龙形象几经嬗变,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被重新诠释和塑造。龙纹不仅是庙堂审美的通天纹章,也是民间信仰的神圣化身。见龙在田、飞龙在天,寓意着人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在近现代文化建设中,龙形象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在王朝政治的解体和中外文化的冲击之下,龙形象经历了去神圣化的过程,最终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如今,龙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概念已经深深刻入人民心中,每一个中国人都相信自己是“龙的传人”。龙形象在当代文化中,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龙币的发行,正是对中国龙这一标志性文化符号的当代诠释和传播。

二、龙形象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中国龙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上古时期的龙形象就一直在“兽形龙”与“蛇形龙”两种原型中摇摆显隐。在众多考古实物中,被认为是龙的形象并不少见,一切具有兽头、条形元素的图案都可被推断为龙。

上古象形文字中的龙形象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早期的龙形象只有两个较为稳定的特征,一是具有威力的神性动物;二是身体修长或条状的动物。从新石器时代到唐代,龙的形象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龙形象也各有特点,但是身形修长的特征是稳定不变的。

唐代已经出现擅长画龙的职业画家,但是直到宋代,龙纹才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规范化,龙纹开始逐步进入定型期。这一时期的龙形象,通常强调其蜿蜒的条形身躯和鲜明的各部分身体特征。宋代董羽《画龙缉议》对龙形象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古今图画者固难推其形貌,其状乃分三停九似而已。自首至项,自项至腹,自腹至尾,三停也。九似者,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发似人,腹似蛇,足似凤,是名九似也。”

元代开始,统治者开始对龙纹进行严格的管控与垄断。元代统治者规定“龙谓五爪二角者”,此后,五爪龙开始出现,而三爪龙和四爪龙则就被迫退居到了“蟒”的位置上。五爪龙纹作为至高无上的龙纹规范,逐渐成为画龙定则。

\

龙纹的精细程度,与国力强弱密切相关。国富民强时,人们有足够的精力从事艺术创作;国力衰弱时,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艺术创作和工艺制作也只能草草了事,生活器具能用就行。由于封建帝王的垄断使用,明清两代的龙形象已经变得日益程式化、刻板化。

\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落幕,龙形象回归民间,焕发出新一轮勃勃生机。现当代的龙形象多沿用“三停九似”的传统龙形象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创新。

\

龙币的飞龙形象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全新处理。设计师通过对龙的身姿、神态和细节的重新刻画,赋予了这一古老符号新的生命力。整体龙的身姿以正侧面形象腾升于空中,四足踏于祥云之上,这种构图与汉代青龙瓦当的样式相似,着重强调龙在云间的爬升姿态。龙首、爪、角、眼、尾、毛等部位均延续传统“九似”的特征,在保留威严气质的同时,多采用圆角设计以增添吉祥、如意、和满的气息,如方中带圆的龙角、圆润上翘的龙鼻、向上仰视的杏眼等,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龙形象。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需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新版龙币的设计,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三、龙币发行的深远意义

作为想象的,而非实体的动物,龙从其诞生开始,形象和功能就一直在变化,从沟通天地的交通使者,到封建帝王的权力标志,再到中国和中国人的象征,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变迁。

\

明清两代皇权对于龙纹的垄断,让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印象与帝王龙产生了密切联系。对于中国百姓来说,龙是威严神圣的皇权纹章;而对于文化他者的西方人来说,暮气沉沉的龙形象与日薄西山的清王朝画上了等号。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被丑化后的中国龙形象频繁出现在西方的漫画与杂志上。辛亥革命后,帝制的覆灭让帝王龙走下神坛,龙被视为封建愚昧的象征,一度被人唾弃。

直到二十世纪30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爱国知识分子重新唤醒了一度沉睡的“龙图腾”,用以重构中国人民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改革开放以来,歌曲《龙的传人》恰逢其时地唱出了全球华人对于中国巨龙的亲切感以及中国民族的归属感。中国龙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全球华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情感资源。自此开始,中国龙真正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化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币的发行不是一次简单的货币发行,更是一次文化传播的良好契机。在全球化语境下,西方世界对“中国龙”的认知长期受历史影响,将其片面解读为对抗性符号。此次发行的龙币正是通过艺术再造与文化转译,为世界构建一座文明对话的新桥梁。

\
\
\

首先,龙币通过艺术语言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叙事。设计师刻意强化龙形中的“仁者气象”,消解了皇权专属龙的历史窠臼。当这枚精美的龙币流转于世界各地,其承载的不仅是贵金属的投资价值,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龙形象“强而不霸、盛而不骄”精神价值。作为法定货币,龙币将在国际市场上流通,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中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

其次,龙币的发行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现代激活。精美的龙形象辅以祥云可以激发出人民内心对中国龙的认同和喜爱,与熊猫普制银币形成互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更重要的是,龙币通过物质载体实现了集体记忆的具象化传承,31.104克(1盎司)的重量将文化的厚重转化为可感知的物理存在,同时1盎司也符合国际的投资收藏习惯。龙币时刻提示着中国人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时刻牵动着海外华人对于家的归属感。这种跨越代际、地域的身份认同,在器物与精神的共振中完成传递。龙币由此超越货币职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锚点,在虚实交融的现代社会中,持续释放着文化基因的凝聚力量。

2025版中国龙银质纪念币的发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对龙形象的创新设计,龙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传统图像与现代设计理念的交融与创新。龙币的发行,寄寓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巨龙腾飞的美好愿景,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声明:本文转载自“中国金币网”官网,作者:刘丹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延伸阅读

拍品推荐

1990年龙凤金币20盎司

价格:USD 132,000

结标:2024-10-17

宣三大清银币反龙阳叶

价格:RMB 5,002,500

结标:2024-11-06

咸丰宝泉当五十直读

价格:RMB 460,000

结标:2024-11-09

四川光绪七钱二分无头车

价格:HKD 4,260,000

结标:2025-01-11


钱币日历 DATE
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