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宝钞影响世界 开启欧亚货币一体化进程
http://www.shouxi.com 2020-10-22 08:10 首席收藏网
元代的货币制度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而元朝又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王朝。因此,随着蒙古的对外扩张以及远征欧洲和西亚,元代的纸币制度对周边国家以及地区的货币流通、亚欧大陆间的贸易关系,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都曾经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大量的白银被输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开启了欧亚大陆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元朝政府推行纸币,禁止金银流通。闲置出来的大量银锭,被称为“斡脱”的与蒙古贵族关系密切的西域商人借贷后,运往当时苦于白银不足的中亚、西亚出售,牟取暴利。这些白银后来又随贸易进一步向西流入欧洲。
据日本学者黑田明伸在《货币制度的世界史》一书中的研究,13世纪末至14世纪中期,亚欧大陆上白银的使用较之以往显著增加,颜色也变白了。这批突然新增加,且颜色较白的银子,就来自于中国。这是因为中国所产白银含锑的成分较高的缘故。
这种推测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考虑到14世纪后半期,亚欧大陆两端的货币流通在同一时期所发生的互动变化,即随着元朝末年纸币制度的崩溃,社会上又重新恢复使用银钱交易这种币制上的变化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流通的白银也明显地开始减少,且变得越来越稀缺。换言之,即元朝纸币体系的崩溃是与欧亚大陆白银供给的减少相继发生的。亚欧大陆东西两地,同一时间段上货币流通发生如此紧密的互动变化,更印证了上述推测的合理性。
中亚地区的商务契约,以前一直使用布或铜钱,蒙古统治时期则一变而为银锭,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开始使用一种叫索姆(somo)的银块进行交易。这种被称为索姆的银块显然就是来自中国的银锭,在传入中亚、西亚的过程中,蒙古语称之为sukes(意为斧头),回鹘语则称为yastuk(意为枕头)。实际上这都是对束腰形的元代银锭的形象称呼。
在亚欧大陆的许多地方,参照中国的白银称量单位“两”,确立了一个重约37克(相当于1两)的标准货币单位,称为腾格(tenge,或译为天罡),用于长途支付和纳税,直到近代都在使用。在白银从中国流入中亚、西亚的同时,由西方输入中国最重要的货物是钴,它是制作元代著名的青花瓷的必备原料。
其次,是铜钱大量向东流入日本,使得日本在长达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不铸钱,专用中国铜钱。
元代在至大(1308-1311)以前,为了推行钞法,明令禁止使用铜钱,民间所藏的旧钱大多都被销毁或卖与商人,通过对外贸易而贩运到了国外。元朝限制铜钱流通的政策,恰逢日本正大量需求铜钱的时候。因此,铜钱主要是流向了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元史·日本传》中所记载的,“至元十四年(1277)日本遣商人持金来易铜钱,许之”。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日本除了用黄金交换铜钱之外,更多的是通过贸易大量地直接进口中国的铜钱。如至正元年(1341)日本将军足利直义派出两艘商船来中国贸易,要求回去必须缴纳铜钱五千贯,用以建造京都的天龙寺。据说以后年年派遣,称之为“天龙寺船”。
1978年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的海底打捞出一艘元代的沉船,船上发现中国古钱470箱,重26775公斤,主要为大量的宋钱。就是一艘当年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日本货船。
日本直至明朝万历年间,在长达六百多年的时间里,完全依赖从中国输入货币来满足国内流通的需要。据日本学者根据对马等48个地方所出土古钱币的统计分析,除了无法辨别的不计之外,在总数55万多枚出土钱币中,中国钱币占百分之99.8%,这其中宋钱又占到82.4%。日本古代货币流通中,对中国古代铜钱尤其是宋钱依赖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是纸币制度被传入中亚、南亚以及西亚的伊朗,并进而传播了中国古代的印刷术。
元代的纸币制度对周边国家及地区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文献记载,日本在13世纪末的足利将军时代也曾经使用过纸币,直至延佑六年(1319)才停止发行,据说一部分甚至流通到了15世纪;印度的杜格拉克王朝据说在至顺初年(1330-1331)也曾经使用过纸币;越南、朝鲜、伊朗等国更是仿照元朝使用过纸币。这其中,又以蒙古西征后建立的伊利汗国统治时期的伊朗,为解决财政困难而仿效元朝发行纸钞的影响最大。
据波斯著名史学家拉施特所著《史集》记载,伊朗是1294年在出使伊利汗的元朝丞相孛罗的指导下,于都城帖必力思(今大不里士)发行纸币的。伊朗的纸币完全是仿照中统元宝交钞,并盖有汉文专用印章。虽然在强制实行两个多月后便被迫放弃,但是,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影响深远。
一方面使当时的波斯、阿拉伯人最早认识了中国的纸币制度,并进而传入了欧洲。
纸虽然在十世纪中叶就已经传入欧洲,但是,欧洲人根本想不到能用它作交易媒介进行商品买卖。直到《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才听说“中国人用棉纸制成通用货币进行商业贸易”,“用最便宜的材料能交换最贵重的东西”。但是,被视为天方夜谭,难以致信。
在这种背景下,伊朗仿效元朝实行纸币制度,使当时的波斯、阿拉伯人因此而认识了世界上最早实行的中国纸币制度,并进而传入欧洲,不仅使之大开眼界,学会了使用纸币,同时更为其后来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带来了便利。波斯语中至今仍将纸币称作“钞”(Chao),影响之深可以想见。
另一方面是推动了我国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西传。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8世纪初,唐朝已经开始使用雕版印刷技术大量印刷佛经、书籍传播知识了,而同时期的波斯、阿拉伯以及欧洲基督教的寺院里,还停留在依靠手抄古代传本的古老方式上,有可能接触书籍的仅限于宗教人士及贵族。在这种背景下,1294年伊朗仿照元朝“钞印用木为版”的技术印刷纸币,是雕版印刷技术西传的最早记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教会对知识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为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元朝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纯纸币制度的国家,贵金属金银以及铜钱都不许流通使用,替代金属货币流通的是国家强力推行的纸币。这种纸币统一由户部发行,流通使用不限年月,不分地域,是一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不兑换纸币,与之配套的还有计划周详并富有创意的管理措施。如:国内专用纸币、禁用金属货币、集中金银并禁止出口、设置纸币发行准备金、平准钞价、统制物价等等。
这种近代社会才通行的纸币政策,在七百多年前元代的钞法中大致上都已经具备。因此,我们可以说元代的纸币基本上已经具备了近代纸币的雏形。
对于元代极富创新精神的纸币制度,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能因为元朝财政上的失败而否定它货币制度上的创新性及前瞻性。
声明:本文作者王永生,“永生说钱”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解密古纸钞防伪:川纸专供印钞 加盖官印保真 (2015-06-26)
- 中国历代货币命运解读 延续流通或就地废除 (2015-10-19)
- 三版币的记忆:承载祖辈金色梦想与美好情感 (2016-02-23)
- 赵樯/张毅强:纸钞币章工艺成时代缩影与见证 (2016-06-08)
- 漫谈水印钞纸:源于欧洲瓷器花纹 高防伪特性 (2016-06-22)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