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分等流通平首桥足布:子母相权 古已有之
http://www.shouxi.com 2019-09-24 09:09 首席收藏网
众所周知,货币面值是货币的基础之一,为了提高货币的使用率,方便流通,加快货币循环,其面值的合理设计在货币制作、发行和流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是货币发行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如,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那么,古代的金属铸币是如何设计面额的呢?最早实行分等流通的铸币是哪个品种、哪个时期的呢?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的之一,也是人类最早开始使用的金属。因用纯铜制成的器物太软,易弯曲,为提升硬度,古人就将锡掺入,制成铜锡合金——青铜。在我国古代,青铜产量很小。从考古发现看,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材料多为木质,最主要的原因是青铜产量有限。商周时期,大量青铜用于制造礼器、兵器等,青铜,这种古人眼中的“吉金”,客观上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财富,已具有取代各种实物货币的可能性。
我国的金属铸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青铜铸币只是一种雏形,本身还处在发展阶段。广泛流通的布币和刀币形制均是借鉴了当时农业生产工具的形状。
那么问题来了?钱币材料被青铜取代,铜料又有限,既要满足百姓交换的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钱币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如何有效、合理地铸造铜币成为发行者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引用当代货币金融理论分析可看出,货币使用时,若支付统一数额的商品所用的货币数额越少,交易就越方便,较少量的货币可以使得交易结算更省时方便,从而提高货币流通使用次数,减少货币发行量。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除了农业因劳动工具的改进,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大发展外,手工业也获得了发展,煮盐、漆器、冶铁、陶瓷烧制等各具特色,尤其是青铜铸造,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明显增加,在铸造技术上也有了显著改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也日趋活跃。
作为商业领域的货币,它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制造与发行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经济,社会生产力越发达,商品交换的品种、质量和支付方式也越复杂,这就势必要求货币的面额应该有多等次的合理配套。
统观春秋战国时的青铜铸币,面值设计最早的、最合理的铸币是“釿”字和“当寽布”两种平首桥足布,它们分成几种不同的面值,并且可以同时流通,方便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的平首桥足布中的“釿布”因币文带有“釿”字,所以称“釿布”。“釿”是重量单位。
同一地名的桥足布有两种或三种不同的面额,一般为半釿、一釿、二釿三种,大小轻重不一,其币值、大小、重量依次递增。在这里,我们以较为常见的“安邑”桥足布举例说明,二釿布通高约6.5厘米,重28克左右。一釿布通高约5.2厘米,重14克左右。半釿布通高约4.2厘米,重7克左右。
我们根据上面三种布币的大小尺寸和重量可知,二釿布相当2枚一釿布或4枚半釿布。又如,桥足布中的“当寽布”以币文均有“当寽”而得名,面值有五十、百、二百三种,如今天所见有铭文“梁充釿五十当寽”、“梁充釿百当寽”、“梁正尚百当寽”、“梁半尚二百当寽”等品种布币出土和传世。
“当寽”布币中的的“梁”是指战国后期魏国的国都大梁(在今河南开封市),是布币的铸造地名。“寽”,既是这种钱币的价格标度,也是商周时期的重量单位。“寽”同“锊”,商代晚期时已经产生,西周金文中屡见有记载,到战国晚期时仍通行于三晋、两周地区。关于一寽的具体重量在文献中说法不一,一共有四种说法:一是十一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二是十二铢;三是六两大半两;四是六两。
此种明显的分等制,使金属铸币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更加便于流通使用,比较符合当时“子母相权”的货币理论,是先秦货币制度上的一大进步。
《国语·周语》中说,“货币之重者、大者为母,轻者、小者为子。币轻物贵,推行重币以市贵物,称母权子;币重物轻,推行轻币以市贱物,亦不废重,称之权母。” 古时称钱币重的为母,轻的为子,比喻轻重并行,维持一定的平衡。二者可同时流通,但需要明确界定它们之间的比价和兑换关系。
声明:文章作者王纪洁,“钱法堂”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