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博会纪念币:从熊猫起步 方孔圆钱成分水岭
http://www.shouxi.com 2018-11-08 09:19 首席收藏网
2018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将于1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自1995年第一次举办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至今,钱博会已成功举办二十二届,而期间每年发行的钱博会纪念银币都成为众多收藏者追捧的热点,这个系列在题材、设计理念、铸造工艺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题材上看,它具有连续性和唯一性两大特性,对国内外集藏投资群体产生了一定吸引力;从设计上看,能够反映当代钱币设计的最先进理念,也是钱币文化衔接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品种;在铸造工艺上,它具有非常独特的币面造型,配合精致的浮雕立体感和艺术感,均证明了这是一套既有文化内涵又有艺术创造力的钱币精品。尽管它溯源于钱币范畴,但它已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从艺术价值角度来看,它已超越一般钱币,成为中国造币业向海外扩张的雄才伟略之物质体现;从收藏投资价值看,这个系列发行至今,一直维持小盘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币品的稀缺性,从而保障了其投资价值与升值潜力。作为常规的1盎司银币品种,在个别年份的最大发行量为4万枚,最近十年均为3万枚,将其与一般品种同等的发行量进行综合衡量,再加上钱币博览会特有的群众基础,说它量少并不为过;从规格的设置上来看,1盎司银币的规格定位,更贴近大众化的收藏和投资特点,进一步拓展了这个系列的受众群体。言归正传,设计,无疑是钱博会系列最大的亮点。
博览会银币从1995年发行延续至今,在设计上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系列。它的设计构想所反映出来的,恰好就是中国金币事业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发展姿态与立足点。
熊猫加字版
熊猫加字币,是钱博会系列诞生之初最大的标签。从1995年至2006年,在很多收藏者的认知中,这个时期的钱博会系列银币更像是熊猫币的一个增发品种。除2001、2002年设计构思不同,2003年因非典而未发行外,从1995年始发,到2006年,设计构思基本与当年发行的熊猫普制币相同,即正面主图为北京天坛祈年殿,背面主图为熊猫,所不同之处只在于正面外圈附加“XX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纪念”中文字样,故收藏界习惯地称这一阶段的博览会银币为“熊猫加字版”钱博会银币。
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和当时钱币博览会的举办规模、国际影响力以及展品层次有着很大的关系。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钱币博览会,参展单位不过百余家,展品以礼品收藏品、邮品居多,钱币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国外有实力的钱币展商和观展人员也为数不多。如何才能扩大钱博会的社会影响力,这就需要策划人员煞费苦心,需要在展会整体品牌形象的塑造上下一番功夫,“国宝熊猫”为设计元素的纪念币肯定是不二的选择,可以通过熊猫极富亲和力与知名度的形象代言,赢得社会公众以及国外钱币收藏爱好者(也包括熊猫币的专项收藏者)的认同,让大家从这个活泼可爱的形象中,对钱博会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虽然是熊猫加字版,但这个系列也在铸币工艺上做了很多文章,币中币,镶金等都在当时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特例
历史的特例,造就了收藏的趣味性。到目前为止,不少收藏者会在自己的钱币藏品中特别加入一个“熊猫加字版”钱博会专题,这个小而精,美而特的收藏专题也开创了钱博会主题银币成为经典系列的先河。
在这个时期中,不得不提两个特例,那就是2001年和2002年发行的钱博会纪念银币。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2年北京钱币博览会迎来了更多的海外参展商,因此这两年的钱博会银币在设计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01年钱博会银币的设计者是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罗永辉。“当时的我们,想给这个项目赋予一些更多的内容,也想做一点改变,这个作品是一种尝试。”罗永辉如是说。
他将2001年钱博会银币的正面图案,设计成由特殊浮雕工艺处理过的地球形象,充分展现钱币博览会的文化背景和国际视野,既能充分显现中国货币传统厚重的文化精髓,更能说明现代钱币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拥有的强悍生命力,表明了深远的立意: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是地球村里一个开放、多元、互动的理想平台和桥梁。在这枚银币的背面,是以非常规的构图方式来表现改革开放后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新貌,以及这座城市奋发创新的精神特质。
画面中,设计师以北京立交桥作为构图的底心,以博览会举办地点——北京国贸中心作为构图的主轴重心,以鳞次栉比的周边建筑群和车流作为画面背景,深刻地诠释了一个新北京新中国的概念。整个画面构图精妙,艺术语言丰富,在虚与实、疏与密、动与静、都市与建筑等方面无不精心布局。设计师希望让人感觉到盛世状态,反映北京的时代新貌,引发社会共鸣。除了设计,2001年钱博会银币还融入了大铜章的铸造风格,除了将1盎司银币的直径由40毫米改为32毫米,即在不影响银币重量的前提下,增加产品的厚度,以便于凸现高浮雕工艺制作的立体感,增强视觉艺术效果。更采用了大铜章的铸造工艺,对表面进行着色处理,强调了大场面设计的空间感、厚重感,形成非常独特的观赏性。
2002年钱博会银币,更是这个系列中第一次采用业内公开征稿的形式来选定设计图稿的,银币背面是一幅非常抽象的现代都市旋律图。在设计上,完全跳出了造币行业设计稿的固有模式,以作者的主观情感需要,大胆地提炼、夸张和变化,着眼于自身的审美知觉,来表达纯朴、浓郁的装饰美。银币画面构图在布局营造上非常有新意,以规整的直线和不规整的曲线来表达现代都市的交通网络、人流动向以及建筑与人之间的呼应附和,具有现代的趣味和美感。这种表现技法的处理十分概括,不追求物象的真实造型,既含蓄又丰富,使得形式感表现得更为充分,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在中国的贵金属纪念币中是非常少见的。
可以这么说,2001年和2002年钱博会银币可以说是试水之作,这2枚银币面市后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2001年钱博会银币的市场价格也是逐年稳健上扬,这为钱博会系列真正告别“熊猫加字版”吹响了前奏。
方孔圆钱
2007年是钱博会系列发行历史的分水岭,这一年正式告别了“熊猫加字版”,项目首次单独立项,发行了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主题银币。钱币博览会纪念银币以一个独立的系列项目向全社会传播底蕴深厚的钱币文化,彰显出管理部门对于钱币文化发展的战略性重视。此后,该系列的设计构思更倾向于展现钱币文化的影响力,展现东西方不同文明,以及不同体系钱币文化的异同与交流,充分反映了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的国际性和文化能量。
通过公开择优征选,南京造币有限公司设计师齐云兰成为2007年-2016年钱博会银币连续十届系列图稿的设计者,“方孔圆钱”自此成为“熊猫加字版”后,钱博会系列银币的又一张闪亮标签。
2007年-2016年,这十年的钱博会银币有两个最大的特点:首先就是“方孔圆钱”的币面布局,其次是中西结合的素材选择。
中国的货币史悠远而漫长,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通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这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外圆内方这一具有人生哲理意义的钱币形制,是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的精要所在。鲁褒在《钱神论》一文中曾经这样形容:“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外圆是人生,方孔是灵魂,方孔货币形制之所以能够成为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首选货币,受到人民喜爱,除了其容易铸造、打磨、便于携带等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圆形方孔钱正是中国古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宇宙次序的精华浓缩。
钱博会银币采用这样的形制布局,有着深远的意味,是历史的传承,亦是文化的自信。这十年的钱博会银币,在构图上均巧妙地将外圆内方形制用于银币正背两面的主题画面上,构成圆中有方,柔中见刚,刚柔相济的丰盈构图,给人以充实的美感。同时,也巧妙地表达了中国现代钱币文化“东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发展思路,民族传统钱币文化是土壤,而西方钱币文化是学习与借鉴的对象。
这十年的钱博会银币,正面图案均为象征钱币、地球的点线装饰,将当年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的主题标志置于币面的方孔之中,地球仪被嵌于右下侧,暗示欣赏者可以凭借地球和中国古代钱币的象征去认识钱博会的艺术内涵和人文意义,特有的点线装饰,又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时代风格。
而背面主题图案,也是选择东西方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钱币品种来反映并勾勒世界钱币文化走过的轨迹。世界钱币文化丰富多彩,但真正独立发展的钱币文化并不多,一支是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钱币文化,一支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钱币文化。不同的钱币文化体系,有着各自鲜明的代表币品和文化内涵,它们互相影响着,从而构建起了丰富多彩的世界钱币文化。设计师齐云兰曾经说,“在汇总了各方提供的大量有价值的中外历代钱币资料后,对世界钱币及特点有了感性直观的了解。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国内和国外的历代钱币进行分割与梳理,把握中外钱币横向与纵向的每一重大发展节点与历史跨度,对中外钱币文化互相融合的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从2007年开始,每一年的钱币博览会纪念银币都是选取东西方不同钱币文化体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古代钱币,经过一定的艺术处理后,按一左一右的形式被组合在方孔两侧。
随后开始,钱博会纪念银币开始了各类不同题材,2007年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布币和古希腊著名的雅典娜猫头鹰银币;2008年是秦半两钱和古罗马母狼育婴银币;2009年是汉五铢钱和古波斯萨珊波斯帝国钱币;2010年是大唐开元通宝和阿拉伯阿巴斯王朝银币;2011年是北宋大观通宝和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索利多金币;2012年是元至正通宝和意大利威尼斯钱币;2013年是明洪武通宝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玛丽亚·特蕾萨银币;2014年是清乾隆通宝与西班牙双柱钱币;2015年是清团龙钱币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钱币;2016年是1934年孙中山银币帆船图案与1915年美国硬币印第安人头像图案。(中国金币网 李蕴)
延伸阅读
- 2018版熊猫"钱"景:发行量维稳 大规格金看涨 (2017-10-23)
- 谈2018纪念币:大规格金减少 传统文化题材多 (2017-12-11)
- 浅谈2018年纪念币:存增发可能 深潜钞或无缘 (2017-12-25)
- 2018柏林币展行记:收藏底蕴厚重 想捡漏不易 (2018-03-17)
- 金银币市场或迎转折:经济环境+国民收入利好 (2018-04-16)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