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圜钱考辨:迁都咸阳前所铸 秦半两由此演化
http://www.shouxi.com 2018-01-17 08:41 首席收藏网
现在我们对秦圜钱一珠重一两•十二、一珠重一两十四读法的观点已基本一致。关键是对十二、十四的解释仍存在分歧。有学者推测十二、十四是纪年似有道理。然而是谁的纪年就又出现了争议。
古文字学家黄锡全等认为:说不定十二、十四就是指秦孝公十二年、十四年,为纪年之数。可是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和十四年(前348年)是在商鞅第二次变法(前350年)之后。因为此次变法的内容之一便是统一度量衡。《史记•商君传》:平斗桶权衡丈尺。虽然未直接提到货币,但可以推测半两钱也应该是其变法的产物之一(在本文后边将加以证明)。废除的该是珠圜之制。如果按十二、十四是秦孝公的纪年,第二次变法后秦国怎么又铸出一珠重一两•十二、一珠重一两•十四和半圜来了呢?从面文上看一点儿也瞅不出商鞅变法平斗桶权衡丈尺的意思。此理不通。
《史记•秦本纪》:孝公十二年(前350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又《史记•商君传》载:作为筑冀阙宫廷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 根据历年一珠重一两•十二圜钱、一珠重一两•十四圜钱和半圜圜钱(以下简称秦圜钱)的出土情况看,它们是以雍城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在甘肃的天水、陕西的宝鸡、凤翔一带出土的最多。就像今天我们谈到哪儿出土秦半两最多,立刻会想到西北陕西一样。这一事实说明秦圜钱是在秦自雍迁都咸阳之前所铸。
铸造地亦应在雍城一带。十二、十四纪年就应该是秦献公十二年、十四年。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史记•秦本纪》中: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城栎阳非徙都。只是建了一座规模不大的城而已。因为在秦献公继位的次年以当时的生产效率是变不出一座设施完备的正式都城的。再者如果迁都栎阳,秦圜钱的出土情况就不该是以雍城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而是以栎阳为中心才对。事实上秦圜钱在栎阳一带鲜有出土。所以才有《史记•六国年表》: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县栎阳的记载。这样看十二和十四就应该是秦献公十二年和十四年的铸币。
秦献公师隰是秦灵公之子。由于秦灵公去世时秦国内部权利的争斗,失去继承权的师隰曾一度流亡于魏国将近三十年。他亲眼目睹了魏国因改革而强盛并且侵占了落后的秦国大片的河西之地。深受刺激。他的变法图强、收复失地的政治抱负也是在这长达三十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前385年秦庶长改在河西迎立师隰,是为献公。秦献公执政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元年(前384年)废除殉人制;二年(前383年)城栎阳;六年(前379年)县蒲、蓝田、善、明氏;七年(前378年)初为市;十一年(前374年)县栎阳等等。其实二年(前383年)城栎阳完全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的考量而兴建的规模不大的临时新城罢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栎阳发掘队在栎阳开始的考古发掘,也不过发现了三座栎阳宫遗址。未发现有畤文化遗存。《史记•秦本纪》: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繆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秦献公徙治栎阳的真正意图旨在镇抚边境且欲东伐。用现在通俗的话讲就是亲临指挥,鼓舞士气。
因此笔者认为雍城作为秦的国都(有畤文化遗存)一直未被取代。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秦孝公十三年(前349年)徙都咸阳是从雍城而来。《史记•商君列传》:秦孝公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
根据以上所述,结合秦圜钱的出土范围是以雍城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这一特点,十二、十四纪年亦是秦献公十二年和十四年。这也解释了秦圜钱如果是秦孝公迁都咸阳后所铸,那么为什么现在在咸阳地区却很少出土的问题。因为前350年后迁都咸阳铸行的是半两钱。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是在秦献公时期一系列改革基础上而实施的。秦半两钱也应该是由秦圜钱的形制演变过来的。
作者介绍
顺天斋是我国著名古钱币收藏家、鉴赏家毕建先生的斋号,因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首次发现五代十国时期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据守幽州时所铸顺天元宝背上仰月下千、顺天元宝背上仰月下百两枚铜钱孤品而得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古泉大家方药雨藏有顺天元宝背上仰月下千铁钱孤品。顺天元宝背上仰月下十铜钱孤品现在是北京市德胜门古钱币博物馆镇馆之宝。此顺天元宝背上仰月下千、顺天元宝背上仰月下百和顺天元宝背上仰月下十一套孤品之面世,对于中国钱币文化来说可谓锦上添花。在五代十国珍泉之中堪称第一珍。
声明:本文为毕建先生原创,古泉书馆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