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流通纪念币 缘何发行海量却仍难以流通
http://www.shouxi.com 2017-03-01 08:54 首席收藏网
流通纪念币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流通的纪念币,目前在全世界很多国家盛行。不过,作为国家货币的一种,流通纪念币它的本质到底是流通还是纪念?为什么人们在国外消费时见到纪念币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在中国却难以在流通市场中见到?
收藏这个概念,自古有之,人们见到喜欢的东西自然就将它收藏起来以为今后观赏用。在如今的社会中,流通硬币对多数人来说是成本最低的收藏品之一,收藏流通硬币也是最普及的收藏活动之一,对单调的流通硬币尚且如此,图案变化多端的纪念币就更难逃收藏者的视野了。
说到图案变化多端,我们便不得不提流通纪念币设计的特殊性。虽然有些流通纪念币与常规流通硬币在规格上相似甚至一样,但所具备的些微差异还是令其十分突出。比如,初期铜镍合金1元纪念币与1元长城币在用材、尺寸、重量上完全一样,但图案设计则完全不同。贺岁币正面图案与一元流通币相同,但材质和外观又出现了显著差别。
流通纪念币上的这些差异,显然是受到了贵金属纪念币设计思路的影响。而流通纪念币之所以成为“纪念币”,自然而然也就拥有了收藏基因,而这也是流通纪念币在收藏和投资环节滞留的主因之一。
虽然流通纪念币中包含“流通”二字,但从发行早期就大量针对着礼品需求而生产,从国礼、央行礼品、银行礼品到普通民众礼品需求不一而足。比如,专门针对参赛运动员的世乒赛礼品包装,针对香港慈善人士的希望工程礼品,世人难得一见的建行精制币礼品等等。
纪念币各种礼品包装种类繁多,有些甚至极尽繁复之能事,造成了包装本身成为独立的小众收藏品种。不仅包装不同,有些礼品币与对应纪念币的制造工艺也有所区别。因此很显然,流通纪念币的礼品属性成为其偏离流通功能的重要推手。
其实,在流通纪念币发展到后期,央行大量的增发甚至到了数亿枚的数量,其目的之一是希望把流通币从收藏投资市场“挤”到流通环节,不过,这个目的显然落空了。进入流通所需发行量大小并不是其绝对数量的大小,而是必须要大幅度超过潜在沉淀量的相对数量。此前,首席收藏曾转载过《浅析流通纪念币增量利弊 增强流通性是关键》一文,以阐述此类问题。
(首席收藏网|shouxi.com 莫迪)
延伸阅读
- 南方日报:银元稳涨势持续 宁多花钱也要好品 (2014-01-06)
- NGC专家细说熊猫金属材质 存鲜为人知的秘密 (2015-06-17)
- 细说端午节起源 回顾中国民俗-端午节纪念币 (2015-06-19)
- 朱熙华谈贺岁币设计理念:大门敞开 喜福临门 (2016-02-04)
- 中国硬币文字标注:显纪念特性 维护名义价值 (2016-02-26)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