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语钱剑细节鉴赏 如穿越时光品味开炉状态
http://www.shouxi.com 2022-06-28 10:09 首席收藏网
钱树的造型大同小异。到了清代,多数钱树都是开炉钱未曾錾切而与槽钢连成一体的一串钱,形似对称的小树,实际上是钱币新鲜出炉时的原始状态;如不需要做成钱树,则将一枚枚从树干上取下,对边缘进行打磨后即可投入流通使用;如是首枝,则有可能作为开炉钱树予以修整保留,以示开炉大吉,祈福大吉大利。
因此,多数清代的钱树都呈对称状。如在其底部接上手柄,其则成宝剑状,故又称之为钱剑。

如图所示,为该钱剑的正面(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本文该钱剑的图片均源于此,诚致谢意!)。本文赏析该枝吉语钱剑。
该枝钱剑铸于清代光绪年间,由福建钱局铸造。计有吉语钱21枚。剑尖一枚为钱文吉语钱:光绪通宝/天子万年。既表明了钱剑的铸造年代,又表明了钱剑的铸造目的。其余20枚对称排列为剑身,正面为四字吉语、背面为两字省名,成为一套套子钱。
我们由上至下分成6部分来品赏该钱剑。

1、如图所示,为该钱剑上端的5枚吉语钱,其钱文分别是:光绪通宝/天子万年,皇恩浩荡/直隶,帝德无疆/新疆(彊,与疆通。《集韵》疆或作彊),皇图靳固/福建,帝道遐昌/浙江。
光绪通宝,清德宗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铸造。
天子万年,意为祝颂皇帝(天子)万寿无疆;亦有祝颂当朝天子统领万年之意。
皇恩浩荡,意即皇上的恩德广为人知、普及天下、润泽万物;形容圣贤之君、恩泽天下。
帝德无疆:皇帝的功德广阔无穷。
皇图靳固:皇帝所统治的版图必更加爱惜(舍不得丢失)坚决守卫(吝惜固守)。(靳固,此吉语似有不同之处,后改为“巩固”)
帝道遐昌:帝王的治国之道久盛不衰。
直隶,就是直接隶属的意思,在封建时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清廷入关不久,直接成立直隶省,成为现今北京郊区县、河北、天津等地的一个统称。
这一组吉语钱的主题是祝福朝廷(皇图帝道)、祝颂皇帝(皇恩帝德)。

2、如图所示,为该钱剑中上部分的4枚吉语钱。钱文分别为:圣朝熙瑞/江苏,协和万邦/贵州,功高泰岱/山西,勋并斗山/广西。
圣朝熙瑞:本朝(大清王朝)兴盛吉祥。
协和万邦:在做好本国事情的基础上,协调各个邦国的利益,让各个邦国都能够和谐合作。出自《尚书·虞书·尧典》。
功高泰岱:功勋极大,高于泰山。
勋并斗山:特大功劳与泰山北斗并列。斗山,即北斗和泰山,泰山极高,北斗最亮;比喻负有盛望或学术高深卓绝的人,为世人所景仰。
这一组吉语钱的主题是祝颂大清王朝的。

3、如图所示,为该钱剑中部的4枚吉语钱。钱文分别为:官居一品/广东,位列三台/湖南,心存君国/河南,志在圣贤/湖北。
官居一品:在朝为官居于一品之位;一品为封建社会中官品的最高一级。
位列三台:汉代对尚书、御史、谒者的总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亦称“三公”。官位列于三台之中,称之为位列三台;与“官居一品”对仗同义。
心存君国:(为官者)心中始终要有君主与国家,忠君爱国。
志在圣贤:(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践行圣贤的要求。
这两句吉语出自《朱子家训·全文》:“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这一组吉语钱的主题,既是祝福为官者青云直上,又是对为官者提出为官之道。

4、如图所示,为该钱剑中下部分的4枚吉语钱。钱文分别是:忠孝廉节/安徽,仁义礼智/江西,仁风载道/陕西,华国文章/山东。
忠孝廉节:忠于国家,孝顺父母,清正廉洁,有气节操守。
仁义礼智:意思是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长见识等伦理规范。
仁风载道:恩泽如风之流布(德惠普施有如风吹万物),充满于所有道路。
华国文章:光耀国家的锦绣文章;为国家增添荣誉和光彩的奋斗业绩(经典文化作品)。
这一组吉语钱的主题,点明了做人的道德准则,为官的道德要求。

5、如图所示,是该钱剑的剑身下端的4枚吉语钱。钱文分别是:风敦俗美/四川,政善民安/甘肃,海内殷富/云南,天下太平/台湾。
风敦俗美:社会风气厚道诚恳,民风民俗美好可爱。
政善民安:为政勤勉清廉,人民安居乐业。政通人和。
海内殷富:出自《史记·孝文本纪》:"是以海内殷富,兴於礼义。"意即国境之内殷实富足;全国处处繁盛富足。
天下太平: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出自《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这一组吉语钱的主题是展现社会安宁、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

6、如图所示,为该钱剑的手柄。剑格(护手)的纹饰为如意祥云与团寿,剑柄为流线型、铸有防滑纹饰,剑鐔(剑头,剑柄末端的突起部分)状如蕈类、铸有古钱与如意头纹饰。寓意钱剑在手,吉祥如意,富贵长寿。为钱剑的吉语显画龙点睛之妙。
当时福建局铸造的省名钱剑有几个版别。形状基本类似,吉语略有不同。分别有21省名吉语版,17省名吉语版等。
21省名吉语版,其吉语分别为:皇恩浩荡/直隶、帝德无疆/新疆、皇国巩固/福建、帝道遐昌/浙江、圣朝熙瑞/江苏、协和万邦/贵州、功高泰岱/山西、勋并斗山/广西、官居一品/广东、位列三台/湖南、心存君国/河南、志在圣贤/湖北、忠孝廉节/安徽、仁义礼智/江西、仁风载道/陕西、华国文章/山东、风敦俗美/四川、政善民安/甘肃、海内殷富/云南、天下太平/台湾、光绪通宝/奉天。(上海市银行博物馆收藏的开炉钱树亦是21枚吉语钱)
该钱剑与本文赏析的钱剑不同之处有二:一是剑尖钱文钱分别为:光绪通宝/天子万年,光绪通宝/奉天。奉天省,是清代至北洋政府时期辽宁省的旧称。二是福建的吉语由“靳固”改为“巩固”,吉意更加清晰明了。
17 省名吉语版,是比21省名吉语版少了4个省。少掉的4个省是:心存君国/河南、仁义礼智/江西、海内殷富/云南、天下太平/台湾。犹如将21省名吉语版的中部压缩了一排、抽掉河南与江西,将21省名吉语版的最下面一排(台湾、云南)抽掉。如下图所示(图片源于网络,诚致谢意!)。

与20省名吉语版钱剑相比,长度基本一样,明显不同之处有二:一是在剑的顶端吉语钱上铸加了剑尖,剑尖纹饰为蝙蝠与葫芦,寓意福禄双全;再与剑格的团寿纹饰一起,共同寓意福禄寿全。是不是为了增加剑尖而减掉中间一排吉语钱?二是下端的吉语钱与剑格的距离较大,似乎是剪掉了最后一排吉语钱。是不是原先铸的是19省名钱剑,后剪掉最后一排两枚吉语钱而成17省名钱剑?是否有19省名钱剑存在?待考。
比较20省名版、21省名版、17省名版,我们可以看出:20省名版是早期版,21省名版是更正版,17省名版是晚期版。
清光绪年间初期,清朝设18个省。光绪十年(1884年)建新疆省,十一年(1885年) 建立台湾省,至此,清朝设有20个省。由此可以判断,20省名钱剑可能是光绪十一年建立台湾省以后始铸。之所以是福建钱局铸,是因为台湾省是从福建省划出去的,划出去的原因主要是加强防务,因此“皇图靳固”、“天下太平”,而铸此套吉语钱予以祝贺。20省名钱剑作为开炉钱树、经修整加装剑柄而问世。
后来发现,“靳固”一词含吝惜之意、立意欠妥,故改为“巩固”一词。于是重新修改铸造(套子钱)钱剑,21省名钱剑应运而生。
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945年10月25日,台湾省光复,回到祖国怀抱。
福建钱局铸省名钱剑,尚有不少待解之谜,需史料和实物图片进行研究探讨。期待同好的研究成果!
声明:本文转载自“童心驰骋品泉”公众号
延伸阅读
- 古钱典范之作大观通宝 宋徽宗御书铁画银钩 (2013-11-07)
- 寥若晨星的清钱大名誉品:祺祥通宝宝源雕母 (2014-10-16)
- 令古人叫绝的齐大刀:名家曾赋诗 管仲展高见 (2015-02-05)
- 开平通宝:五代古钱第一名珍 国内无上拍记录 (2015-03-03)
- 组图-揭古钱叠拓教程 轻松几步流传经典藏集 (2015-06-25)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