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楷书纪念币 九成宫醴泉铭被誉天下第一楷
http://www.shouxi.com 2021-08-03 02:35 中国金币网
元朝书画大家赵孟頫评价:“清和秀健,古今一人”,被宋《宣和书谱》誉为正楷“翰墨之冠”。说的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唐朝著名书法大家欧阳询。
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更被誉为“楷书之究极”“天下第一铭”的,说的是欧阳询七十五岁时所作,同时也是他晚年代表作的《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楷书的巅峰代表作,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的楷模,后人学习楷书往往以此作为范本。因此,中国书法艺术(楷书)金银纪念币中最具有“分量”、空间最宏阔的150克长方形银币就以此作为主题内容,银币背面图案为《九成宫醴泉铭》局部碑文及“润生万物”字样与碑额、“中国书法艺术”篆刻钤印等组合设计,并刊“中国书法艺术·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样及面额。
此碑,来历可不小。
据史料载,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太宗皇帝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改名九成宫。第二年,太宗帝与长孙皇后避暑来到九成宫,在游览宫中台观时,发现有一块地皮比较湿润,于是令宫人用杖疏导,立即有水流出,于是掘地成井,遂出清泉。因为当时长安城水源非常匮乏,百姓用水是老大难问题,即便是宫廷用水也是相当节制,因为宫中用水全靠从河道里“以轮汲水上山”,它不仅解决了九成宫的用水问题,也带有特殊的政治意义。《鹖冠子》曾云:“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这口清泉被视为上天赐予的祥瑞之兆。因此其中流出的清泉,被唐太宗命名为“醴泉”,意思是此水跟美酒一样香甜。
太宗皇帝更令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一石碑,以纪念这一祥兆,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碑。碑高2.7米,厚0.27 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碑额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六字,行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碑身和碑首连成一体,碑首有六龙缠绕。碑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引经据典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碑铭末曰:“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反本,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颂中有劝,是魏徵对太宗帝的谏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九成宫酯泉铭·跋》中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居高思坠,持满戒溢”更是成为后世大臣劝诫君王的千古名句。
《九成宫醴泉铭》的碑铭与碑书分别出自以直言谏君而闻名的名臣魏征和“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刻工虽无记载,但刻技之精湛,也是空前的,加之“唐太宗在我国历史中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君王,其文治武功,固不待言,尤其是有超人的天才,而且又能好学好问,真可以说是天纵之圣”(著名战略研究学者钮先钟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开启了被公认为是封建社会极盛时期的“贞观之治”,因此《九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三绝”碑,其碑铭与碑文书法、乃至无名匠人的刻工技艺都彰显了恢弘无匹的盛唐气象。
原石碑立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现存碑铭书法以宋拓居多,最知名的是故宫博物院李褀藏本与藏于日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的拓本。两件拓本,前者笔墨浑厚,后者风姿挺拔,可谓异曲同工,各有风采。
此碑书,底蕴很厚重。
《九成宫醴泉铭》,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四月刻,碑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碑额阳文篆“九成宫醴泉铭”六字。此碑书法,法度森严结体窄长,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肃然。字形随势赋形,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平直中又有精细变化,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如果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就是碑书上的每一字每一笔每一画仿佛都是经过了最精密的电脑计算,如此的理性又工整,但是其中蕴藏的笔意锋芒却充满了盛唐的磅礴雄浑,充满着让人无法逼视的高华气度,“大笔一挥就是半个盛唐”,大抵不过如此!
欧阳询书写此书,时年七十六岁,已官拜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因此行笔于险劲之中更蕴沉稳,巧劲留在细节处,平波下蕴锋芒,既有晋人凤韵,又开唐人新风。明代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明代赵涵《石墨镌华》更称此碑为“正书第一”。此碑书被视为“楷书之究极”,也就是说,它是楷书研究的起点和终点,是历代学书者必学之楷模。在中国书法史上,《九成宫醴泉铭》碑书对后世的影响力,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仿习此书,有助于初学者掌握字形间架结构规律,是书法爱好者的入门之书。
此银币,二次创作,经典重现。
一枚好的金银币,不仅是美的欣赏,也是文化的成功传播。观这枚150克长方形银币,确有此感。
《九成宫醴泉铭》碑文局部
据史料载,因为一场大水,九成宫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许多宫室殿宇坍塌了,而《九成宫醴泉铭》碑却岿然屹立。但是千年沧桑,霜侵雪蚀,使得石碑上许多字已腐蚀不清,而加之由于它受到历代学书者的喜爱,被捶拓的次数太多太多,所以原石被磨损得非常严重,可以说已经面目全非,令其书法价值和文献价值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枚150克长方形银币就将《九成宫醴泉铭》局部碑文搬上了金银币舞台,其中所展现的,是真正的没有剜刻锤拓的,没有经历岁月风雨侵蚀的碑书,从普及的意义上来说,这种立足于经典原作的二次艺术创作文化普及是很值得推荐的。可以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天下第一楷书”,乃至楷书多一些学习、欣赏和收藏。能够对书法艺术的传承,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从银币自身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来看,也是相当经典和成功的。用贵金属浮雕艺术来展现“欧书”之美,用刀凿线刻来表现其刚劲朴茂的笔墨特质,欧书的笔墨结构和字势笔意,通过浮雕的起伏、光影的深浅、喷砂的粗细、镜面的亮暗来自然呈现。一撇一捺左勾右锋之间深刻体现出骨韵兼触,重法尚意,质朴妍美的美学风尚,“天下第一正书”所展现出来的笔墨线条感觉和艺术情绪,都被直接融合在长方形币面的章法布局形式之中。看上去,并不是被黏贴复制上去的,而是完整统一地呈现出来,是可以被我们所感知、所理解、所触摸的书法题材艺术品,它从历史深处走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和心灵世界里。欣赏这枚银币,仿佛一座古朴厚重的石碑,在我们面前岿然屹立。虽不见书者疾书,亦不闻墨香四溢,却似乎传来了距今千余载的笔墨天成丹青之音。
银币画面的整体构图简洁端庄,币面主要部分为《九成宫醴泉铭》碑文局部,币面左侧为碑文中的“润生万物”四字,碑文右上方戳盖“中国书法艺术”篆刻钤印,币面右侧上部刊“中国书法艺术·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样及面额,右侧下部则是《九成宫醴泉铭》碑的碑额,80毫米×50毫米的幅面间,有书、有章、有画,方寸间勾勒出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以及气象磅礴、血脉畅通、气韵萧然的盛唐正书。
细赏之,更有妙处纵横。其一,除了币面自然区隔线,碑文部分还用斑驳不规则的细短线条,打造出一种厚重的沧桑历史感;其二,“润生万物”这四字可谓是神来巧思。这四字节选自《九成宫醴泉铭》,但其语出《周易•说卦》的“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意思是滋润万物生长者,没有比水更为湿润的。一方面与《九成宫醴泉铭》碑的由来“醴泉”暗合呼应,另一方面,水至善,润万物而不争,微则无声巨则汹涌,这是中国人追求的“道”,无论是为人处事乃至君王理政,这都是最朴素却永恒的明理。“润生万物”四个大字被特别提出来,真是一个点睛妙笔;其三,六龙缠绕、阳文篆书六字碑铭的碑额在银币画面上亦是添彩之笔。此碑额上有六龙盘绕,下有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王者霸气不怒自威。六龙的典故自古有之,《易·乾》云:“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画面上的缠绕六龙,是典型的初唐龙形象,龙身似巨蟒,利爪似鹰,毛发如狮,龙身密布斜云纹龙鳞,密密缠绕,币面展现龙首威武有神,开口似有震震龙吟,有种不怒自威感。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六字则古朴典雅,将外放的霸气顿时在币面底部一收,气韵不外泄,又绵绵不绝回返币面空间内。
从形制美学上来说,在金银币的所有形制中,长方形形制最为端庄肃谨、开阔疏朗,与《九成宫醴泉铭》朴茂森严、磅礴大气的法象内涵可谓是相得益彰,乃至币面构图间,形象元素的搭配上,朴拙用笔中,点缀以灵巧的笔画巧思,与“欧书”拙巧对立又统一的艺术特质也是和谐呼应。
用一枚银币,展现盛唐气象,展现盛唐大家经典名作的风采,展现“天下第一楷书”书法和气韵,也增强了传世碑文名作的内涵和生命力。
声明:作者:遥石,转载自“中国金币网”。
延伸阅读
- "最完美"结婚礼物 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图) (2015-02-25)
- 组图-61儿童节最热门礼物之:美国迪士尼系列 (2015-06-01)
- 61儿童节最热门礼物之:中国纪念币上的童真 (2015-06-01)
- NGC发现"罕见"熊猫银币 存明显双重压印迹象 (2015-06-16)
- 盘点抗日时期钱币:陕甘宁贯穿红色金融事业 (2015-09-02)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