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中的贸易币:民众基础良好 需求日趋旺盛
http://www.shouxi.com 2017-10-08 09:49 首席收藏网
想要收藏好钱币、币章,仅仅靠喜欢、了解一枚钱币是远远不够的,而更需要的是了解与它有关的一段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更好得了理解其中更深层的含义。对于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欧洲钱币向来充满了历史及文艺气息,近日首席会员shzln在论坛就从泰勒贸易币说起,并介绍了相关钱币及历史,以下为《钱币上的历史-协定泰勒中的贸易币》全文:
“协议泰勒”:是指1753年奥地利与巴伐利亚货币协议标准铸造的协议泰勒,这种泰勒按规定是10枚协议泰勒一科隆马克纯银折合20奥地利盾(即10协议(1753)泰勒=20奥地利盾=1科隆马克)。萨克森,黑森,拿骚,法兰克福等等除了普鲁士及汉萨自由市以外大多数德意志邦都发行过这种协议泰勒,直到1837年《慕尼黑货币协议》以新标准的协议泰勒取代这种旧有的协议泰勒。
“协议泰勒”通俗的说就是面值一泰勒、含银0.833,币重28.063g,直径40.5mm。在除普鲁士及汉萨自由市以外的大德意志地区发行的主币。
在德意志地区协定泰勒大家族中,有一种是以协定纯度铸造的贸易币。18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对外贸易呈现增长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地中海东部各国对中南欧诸国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交易中对泰勒一类的大型银币的需求日趋旺盛。
历史上由于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长达百余年的战争,许多17和18世纪的奥地利泰勒作为战利品流入东方,因此在奥斯曼和东方诸国,奥地利泰勒有着良好的民众基础。
1741年奥地利首次铸造有玛丽亚.特蕾莎头像的泰勒硬币,因其女性形象更加具有亲和力,而在黎凡特地区(包括希腊、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在内的地区)大受欢迎,1750年以后泰勒硬币开始有边铭,更有利于防止银币被剪边,因此玛丽亚.特蕾莎泰勒逐渐成为黎凡特地区的主要贸易货币之一(相当于现今国际贸易中的美元)。
1765年,玛丽亚.特蕾莎的丈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去世。同年奥地利泰勒的玛丽亚.特蕾莎批上了寡妇的面纱。这一肖像的改变却在黎凡特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习惯了原来女王形象的商人们拒绝接受这种新的泰勒。不得已之下,奥地利决定在辖下的郡茨堡(Günzburg)铸币厂铸造一种没有女王头像的泰勒硬币,币面只有经典的协定泰勒文字AD NORMAM CONVENT。这种无头像的泰勒和有玛丽亚.特蕾莎批上了面纱的泰勒同时铸造和投放黎凡特市场。
到1767年人们再次接受了有面纱的泰勒硬币,而郡茨堡的无头像泰勒逐步退出市场,只在1766和1767少量的生产,因此目前存世量较少。
声明:首席收藏(shouxi.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首席收藏网|shouxi.com shzln)
延伸阅读
- PCGS说钱解币:泰勒上的胜利女神 庄严与自豪 (2017-08-22)
- PCGS说钱解币:法兰克福城市之景 自由双泰勒 (2017-09-18)
- 瑞士黄金币王精美绝伦 尽显273年前欧洲繁花 (2014-11-13)
- 帕劳琥珀宫殿银币:泰姬陵显真情 紫禁城恢弘 (2017-02-22)
拍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