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时期香港货币:发行主体多 钱币流通混乱
http://www.shouxi.com 2016-05-06 09:30 中国钱币博物馆
为了推进转口贸易的发展,英国于1841年通过不平等条约占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从此,香港(含九龙、新界)沦为英国人管辖的自由港。一时之间,中外商贾云集,之后更是成为华南商品集散地。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需要,各路外资银行也开始纷纷入驻,在香港开设分行,并发行各自的货币。
香港发行地区货币始于1845年,至今已有170余年历史。主要有金属铸币和纸币两大类。由于香港政府未设立中央银行,加之货币发行的主体众多,因此殖民时期的香港货币颇为混乱,但按照发行主体,可以主要分为以下8类:
1.香港政府发行货币
(1)金属铸币
金属铸币发行的主体是香港政府。为了适应香港转口贸易日益扩大的需要,香港总督罗便臣,应贸易界的要求于1863年发行第一套金属铸币,当时因香港技术力量差,由伦敦铸币厂铸造。面额有壹毫银币、壹仙和壹文铜币,币面铸有维多利亚女王像或王冠徽记。
1864年港府在铜锣湾加宁街创立了香港第一家铸币厂,在1866年至1868年期间铸造了大约200万元的香港硬币。面值有壹文、伍仙、壹毫、贰毫、半元和壹元6种,均以维多利亚女王为正面图像。然而适逢香港经济陷入衰退,铸币厂终因亏损严重而被迫关闭,并将铸币机器转而售与日本大阪铸币厂。由于市面上壹圆硬币十分短缺,墨西哥鹰洋又再度受香港市民青睐,以至库存告罄。
为解燃眉之急,1874年港府开始大量引进美国的贸易银及日本的贸易银,以取代日渐稀少的壹圆港币和供应量不稳的墨西哥银元。1895年,英国贸易银始运抵香港,也加入流通行列。这种银币铸造相当精美,正面为不列颠女神站立像,背面则铸有中文及马来文“壹圆”二字,含银百分之九十,分别由英国与印度的铸币厂铸造。
由于该币品质上乘,因而逐渐取代市面上的其他外国货币,广为流通,并成为香港流通领域的主要货币,直至1935年银本位制崩溃才告停铸,此后渐为壹圆纸币所取代。
(2)纸币
1935年,香港政府发行的第一张壹圆纸币,其正面为英皇乔治五世头像。1941年,香港政府鉴于市场流通金属辅币短缺,于5月30日发行第一张纸辅币,面额为壹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香港迫近眉捷,大多数商店关门停业,一时街上小贩涌现,市场发生一元币短缺,港府又采取应急措施,将香港商务印书馆为中国银行印制待运内地的五元券纸币,加盖红色的“香港政府壹圆”和“HONGKONG VERNMENT $1”字样,作为一港元纸币行使。不久,日军占领香港,所有港币均为日军的军票替代。
1945年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后,香港市场再次出现辅币短缺,港府曾计划将日军遗留未发行的一千元军票和中央储备银行的一千元和五千元纸币,分别加盖“ONE DOLLAR $1”、“$5 FIVE DOLLARS”、“$10 TEN DOLLARS”,作为港币一元、五元、十元流通。然而,由于英国印制的新纸币及时运抵香港,计划未能实行。这批新纸币于9月发行,面值有壹分、伍分、拾分和壹圆四种,币面均有英皇乔治六世头像。1952年,乔治六世病逝,其长女伊利莎白二世继位,同年7月,发行女皇像壹圆纸币,直至1960年为新铸女皇头像硬币替代。
2.东方汇理银行纸币
英资东方汇理银行(早期译名丽如银行)成立于1845年,总行设伦敦。成立当年即在香港设立分行,并发行纸币,面值有伍圆、贰拾伍圆、伍拾圆、壹佰圆四种。但至1851年才获英政府的准许发钞权。东方汇理银行因经营不善于1884年倒闭,其发行的纸币也停止流通。
3.渣打银行纸币
渣打银行(THE CHARTERED BANK)成立于1853年,总行设在英国,1859年在香港设立分行。渣打银行在香港发行纸币的时间是1865年,其面额分别为伍圆、拾圆、贰拾伍圆、伍拾圆、壹佰圆、伍佰圆及壹仟圆共七种。票面印制有不列颠女神像、船舶、农妇、皇后广场和最高法院等作为主要图案。从1979年开始,渣打的纸币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瑞兽作为主要图案,如鲤鱼、麒麟、狮子及龟,印制工艺十分精美,刻画动物栩栩如生,颇具观赏价值。
4.有利银行纸币
有利银行(THE MERCANTILE BANK LIMITED)也是港府特许发钞银行,1857年该行获得特许文件,1860年开始发行纸币。面值额有伍圆、拾圆、贰拾伍圆、伍拾圆、壹佰圆、伍佰圆六种。该行自1964年起只发行100元面额纸币,主体图案为港九风景,因而香港市民称之为“地图”钞票。1974年改用现代香港风情图案,同年即停止发行纸币。该行于八十年代归并于汇丰银行。
5.汇丰银行纸币
汇丰银行的前身是香港上海汇理银行(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成立于1865年,总行设在香港皇后大道,直通至德辅道中,在中国内地各大城市均设有分行。该行于1867年起在港埠发行纸币。面值有壹圆、伍圆、拾圆、贰拾伍圆、伍拾圆、壹佰圆、伍佰圆及壹仟圆等八种,其中低面值纸币的主体图案多为中国风景和人物,背面则为该行设在皇后大道的总行建筑物。伍佰圆大钞正面曾采用西方神话人物和汇丰早期“大班”昃臣爵士头像,1938年之前的纸币还有“大班”的手签名字。
6.中华汇理银行纸币
在香港早期货币史上,华人银行家也曾留下他们奋斗的足迹。由广州潘、卢、伍、叶四大家族之一的潘士成始创于1891年的中华汇理银行(HONG KONG NATIONAL BANK OF CHINALIMITED),是香港第一家华人独资银行。其实收资本为60万英镑,在当时的香港亦算得上颇具实力。曾发行壹圆、伍圆、拾圆纸币,数量较少。至1899年港府规定由汇丰、渣打和有利三家银行发钞,取消了该行发钞权。在外资银行的强大压力下,该行于1911年关闭。
7.香港过渡时期纸币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取消钞票上的“COLONY”(殖民)字样而代之以“HONG KONG”字样。
为了消除港币中的殖民色彩,港府于1993年也推出一套新辅币,其主题构思即以香港市花洋紫荆图案代替英女王肖像。为取代10元纸币,同年并发行一枚金银双色洋紫荆铜镍合金10元硬币。汇丰银行用狮子图案代替英国王室徽章,渣打银行则以洋紫荆取而代之。1994年5月1日,中国银行香港分行首次发行港币,其面额有贰拾圆、伍拾圆、壹佰圆、伍佰圆及壹仟圆等五种,图案分别是洋紫荆花、荷花、牡丹等,并配有香港海港景色和建设图案。
8.日本军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1年12月25日占领了香港,直到1945年8月投降,前后历时三年零八个月。在日军占领期间,通过发行“军用手票”掠夺了大量财富。当时在香港流通使用的军票有四套:一是“日本银行券”加盖“军用手票”;二是“大日本帝国政府钞票”加盖“军用手票”;三是“大日本帝国政府军用手票”;四是“大日本帝国政府钞票”。(蒋九如 徐心希)
延伸阅读
- SBP八月港拍之亮点:NGC-MS64黎元洪金质奖牌 (2014-05-03)
- 解读香港精制套币:令专家汗颜 曾藏秘超百年 (2014-07-25)
- 组图-鼎峰14夏名家旧藏精选 之美华裔贾斯丁 (2014-08-04)
- 张作霖民国15年再现 军阀大珍价格令人生畏 (2015-01-13)
- 贾斯丁-王集藏再现鼎峰 美资深藏家钟爱铜币 (2015-03-20)
拍品推荐